中新网1月13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3期刊文说,原本得利于“小三通”的金门、马祖,“大三通”后必须避免边缘化,台湾当局提出全面建设免税岛的构想,期望“香港化”吸引大陆游客。
文章摘录如下:
远离台湾本岛的金门、马祖(连江县),分别与厦门、福州近在咫尺,“能听到对岸的鸡鸣”。这两个实施过“战地政务”的小岛,二零零零年与对岸签署小三通协议,翌年开始实施。如今两岸“大三通”,金、马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小。
步入新一年,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经建会”)抛出“金马地区中长期经济发展策略”。这一颇具创意的构思仿照香港免税岛模式,强调让金门、马祖“香港化”,全面开放两地成为“免税岛”,引进精品、高档商品,吸引更多来自对岸的观光客。
生于马祖的台湾“立法委员”曹尔忠,曾任连江县警察局长。他说早在二零零零年,“行政院”公布“离岛建设条例”,而后又经两次修正、增订。条例第十条规定“澎湖、金门及马祖地区之营业人,于当地销售并交付使用之货物或于当地提供之劳务,免征营业税。澎湖、金门及马祖地区之营业人进口并于当地销售之商品,免征关税;其免税项目及实施办法,由财政部定之”。
后来,“财政部”规定了免税项目与免税商店相同,直到现在,免税项目调整到三百一十九项。但是多年来,金门、马祖、澎湖的企业规模小,对这些免税项目进口的机会都没有,实际上没有从这政策中受惠,是口惠实不惠,没有特殊零售、特殊进口等相关措施。
曹尔忠说:“现在金门有了免税商店,马祖和澎湖由于规模相对小,免税商店还在筹划中,但免税商店与我们要求的免税区(免税岛)还有一大段距离。免税区即进口的免税品可以在当地放售,而不是以免税商店的形态呈现。‘经建会’拟研在规划的,是和我个人所推动的免税区的概念相契合。至于有人担心出现走私,这种思维不对,是杞人忧天。马祖免税品肯定是便宜的,能带多少额度离开马祖,可以由‘政府’管治,制定限额,‘政府’开放这一政策,就有能力管治。”
金门县长李炷烽说,马英九于二零零八年八月二十四日来金门,了解到经济的困境,希望“经建会”对金门中长期的发展提出一个明确有效的定位,“经建会”委托“中华经济研究院”等机构作专门研究,目前正在撰写建议报告,原本二零零八年底前报告可望出台,估计需要再拖延两个月。
建议书中,“经建会”要把金门设为全区“免税岛”,“我们对此乐观其成”。不过,目前只是受托机构建议的一个方向,还要经过很多部门的协调和探讨,台湾内部对此还是有不同看法。税赋的问题是财政部负责的,有人提出疑问,台湾本岛观光客来金门,买了免税商品回本岛转售,会不会带来市场管理的混乱。有疑问,有顾虑,都有待解决。
谈到设置免税岛是否会冲击香港,李炷烽说:不会。来金门的人数不可能一下子有高速成长。来金门、去香港的客源,大陆客占大部分,大陆经济逐渐稳定而成长,消费力也逐渐提高,整体增长下,香港得益肯定比金门多得多。大陆每年有四千万至五千万人出境旅游,这一数字仍在高幅度成长,分流到金门的毕竟还是小部分,香港市场的开发、服务的水平等各方面都走在前头,金门在后面不容易追得上。
他认为,“政府”应该让金门走出去,在台湾蓝绿对抗很严重,“父母亲”每天吵架,哪能顾及边远的孩子。金门如果维持台湾本岛那一套,就很难有突破和重大改变。他更提出金马设置为“特别行政区”。
台军方控制金门部分土地
台湾过去很多法律的制定,都是从本岛视角出发,以本岛利益为考虑,金马地区这么小,都市计划、建筑管理等都按照本岛那套。金门有很多公园的限制,还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在军方手里,如果金门、马祖、澎湖这样的离岛没有特殊的发展条件,没有“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永远只能在其它县市后面追赶。特别是金门与厦门两地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法律上的纠结也越来越多,如果不以特区来区隔,难以解决未来会发生的问题。
连江县长陈雪生说:“免税岛是非常好的事,类似香港那样。对我们而言,是如获至宝。两岸的观光客都经过金马而往来,如果金马是免税区,成为购物天堂能刺激消费,那当然好,我们十分期待。”(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