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刺猬的优雅》
作者:妙莉叶•芭贝里
译者:陈春琴
出版社:商周出版社
人的孤独,是一种命运。同时,人亦存在于一个由自我与他人共同建构的世界,这也是一个事实。两者结合,就成为了一个有趣而恒常的现象,就是个人存在于喧嚣的世界中,却又感到割离与孤独。卡缪的《异乡人》(L'etranger)正写出了人如何处于“世界”这个最挤拥的场景,然而却与世界之间有一道说不出的空隙。人与世界割离,就像舞台在演员背后剥落,存在,成为荒谬。
如果是您,您将如何书写“孤独”这个古老,然而又是每个人必然会有的感受或状态呢?
《刺猬的优雅》中,门房荷尼和十二岁的天才儿童芭洛玛的叙述,加上一栋巴黎左岸的高级公寓,构成了作者妙莉叶•芭贝里书写孤独的场景。故事第一章第一节《散播欲望者》以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带出了一个小学毕业、出生于低下阶层的门房—荷尼的秘密。
为什么一个门房会说出马克思的著作呢?读者从故事的第二节〈艺术之神奇〉中可以看出,门房被那些住在高级公寓的中产阶层(甚至是我们)想象为态度不雅,成天看电视,煮一些气味浓烈的食物,身边有一个肥猫呼呼大睡的形象。于是,做了这栋公寓二十七年门房的荷尼为了符合这些中产阶层的想象,刻意把自己包装为这样一个具有“典型形象”的门房。
然而荷尼的内心,其实是一位会为《魂断威尼斯》而感动莫名,懂得欣赏小津安二郎电影每一个细节,闲时思考胡塞尔与康德,喜欢文学与静物画,内心充满种种细腻情感的人。这就是对旁人诸多防备,外表一个刺猬的门房荷尼,其内心的优雅之处。
故事的另一条主线是高级公寓的其中一位住客—十二岁的天才儿童芭洛玛。她不满家人的虚伪,认为生命、世界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决定在十三岁生日当天烧毁自己的家,然后自杀。可是在十三岁来临之前,她在老师与父母面前都扮演一个聪明而奇怪的小孩子的形象,而且写两本日记簿—“世界动态日记”和“深刻思考”。
一个本是博学多才的女性,一个本是对世界诸多批判的天才儿童,为甚么要选择隐藏自己,并刻意令自己符合其它人的想象呢?这就是这本书其中一个有趣的设置。一般在书写工业社会人的异化、或阶级对立的作品中,主角的处境往往会被描绘为单向地被充满偏见、权力架构分明的社会压迫,并无力反抗的惨况。然而这本书却不是如此。
荷尼和芭洛玛虽然生活在充满偏见的地方,但她们并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能动性,反而将艺术,包括文学、哲学、美学、音乐等,作为自己的武器,并自愿选择披上一层保护色,透过内心独白冷然地嘲笑、批判这个尘俗世界,和当中种种虚伪、造作的人。所以越仔细窥探荷尼与芭洛玛细腻的内心,越明白她们与世界的空隙,及艺术对她们的意义。她们处境的孤独与她们内心的烦喧,交错出种种艺术与现实的对话。
艺术固然是个人生活的依据,书中甚至说“艺术就是生活,不过是另一种韵律的生活”,然而作为哲学老师的作者也不纯然拥抱艺术至上的论调。到了书本的中段,作者还是以一个比较传统的手法交代这两个刻意与世界割离的人物,如何走回人群。作者安排了一个日本人,小津先生来融解荷尼和芭洛玛这两块冰块。
较为特别的是,当中固然带出了生命对生命的互为影响,但同时亦强调艺术就是其中的内涵。如一个吸毒的男子因为一朵山茶花的盛放而改变人生,那是对美的触动;荷尼因为小津先生而重新接纳爱情,那是小津先生深含日本文化的优雅。作为读者,比较感伤的是,当荷尼最后愿意走出自己的世界,帮助一个乞丐时遇上交通意外。刺猬蜕变,却成为一朵短暂的山茶花。
这本书精彩的地方除了某些具有深意的情节安排外,作者借着故事人物对社会架构、文学、美学、历史等各种艺术、美丽事物的评论,也引人入胜。作者自己在一个访问中也说,有些读者喜欢哲学的部分胜于情感的部分,令她十分惊喜。这就是欧洲作者的深刻之处,因为读者看一本书的时候,其实正是看着一个作家思考的轨迹。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杨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