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7日电 台湾《联合报》7日发表社论说,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三尊重”。胡锦涛谈“尊重现实”,在谈话中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务实”,且对松绑台湾的“国际空间”表达善意,此皆显示其“尊重现实”的态度。胡锦涛对“尊重人民愿望”亦有发挥。大陆若能够体认“台湾意识”与“政党政治”这两大块,在务实协商下,两岸关系即应可找到和平双赢的道路。
社论摘录如下:
胡锦涛除夕谈话的主轴是“和平发展”,通篇用心在于“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胡锦涛认为,三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实践,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精神。这“三尊重”可顺向演绎:历史的演变,改变了现实;现实的演变,改变了民意的内涵。然而,亦可反溯诠释:民意的演变,改变了现实;现实的演变,改变了对历史的思考。
胡锦涛谈“尊重历史”,他认为:今日两岸情势,是一九四九年“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六十年前,国共流血“内战”;六十年后,岂能仍让人民用“内战”来取舍?
胡锦涛谈“尊重现实”,他在谈话中,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务实”,且对松绑台湾的“国际空间”表达善意,此皆显示其“尊重现实”的态度。
他又说,“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这是过去未有的论述。第一,他再次确认了“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之存在;第二,他又指出,在“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就两岸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予人极大想象空间。
胡锦涛对“尊重人民愿望”,亦有发挥。他提到“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虽不是新论述,但应是表示认知到“台湾意识”的主体性;至于他对民进党再次喊话,也是回应台湾政党政治所反映的多元民意。北京若能够体认“台湾意识”(人民心理)与“政党政治”(政治体制)这两大块,在务实协商下,两岸关系即应可找到和平双赢的道路。
回头谈“三尊重”。六十年前,两岸关系是内战与国际冷战;是“解放台湾”与“反攻大陆”。然而,六十年后,则是民生至上及全球化,就人民愿望言,则谁敢又谁忍叫两岸人民再像六十年前那般因“内战”而相互残杀?
其实,自蒋经国宣布解严及邓小平操持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的历史诠释、现实思维及人民愿望皆已大幅改变;这应当即是“三尊重”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