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刊文认为,着眼未来,无论是台湾参与国际活动还是两岸和平协议,若没有双方均认可的政治框架为基础和前提,不啻将成为“摸着石头过河”而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此,两岸有识之士应当开始探索,未来的两岸政治互动是否可能导致出现一个乃至数个可能的架构,以及在到达这一架构之前的一条乃至数条必要或可能的途径。
文章摘录如下:
过去一年两岸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表面上看是来自北京、马英九、国民党、民进党的策略性举动,实际上却折射了两岸关系深层结构里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这显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弱。
其实,在技术性第一阶段和政治性第二阶段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中,两岸可就台湾“国际空间”等问题展开探索,同时也可使已具有准官方色彩的互动,予以一定的升级和强化。这个阶段在过去七个多月里虽然进展不明显,但已经悄悄地展开,这是十分可喜、更具建设性的一面。
过去七个多月里,马英九利用各种场合,多次重申签订两岸和平协定的意愿,甚至表示希望在其任期内完成和平协定的签署。从北京的反应看,北京对此显然持较为开放和正面的态度。
北京对台智囊、大陆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许世铨在《中国评论》杂志发表文章,首次回应台湾关于“国际空间”的意愿。这是大陆对台权威学者首次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与此同时,台湾学者也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如台湾大学教授张亚中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议刍议》,详细提出了和平协议的细节处理方法。
政治磨合须有“路线图”
着眼未来,无论是台湾“国际空间”还是和平协议,若没有双方均认可的政治框架为基础和前提,不啻将成为“摸着石头过河”而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此,从现在开始,两岸的有识之士就应当开始探索,未来的两岸政治互动是否可能导致出现一个乃至数个可能的架构,以及在到达这一架构之前的一条乃至数条必要或可能的途径。这也就是所谓的两岸政治互动“路线图”。
有了关于“路线图”的概念,两岸未来在包括台湾“国际空间”在内的一系列议题上的互动,才能遵循其内在的逻辑而不致陷入“盲人摸象”的状态。
在这里,需要理清:第一,所谓的政治框架,并非是台湾原来理解的再试图框住台湾手脚,而恰恰是试图触碰和解决两岸关系中结构性障碍;第二,关于“路线图”的讨论,并不否认两岸目前的创造性模糊探索,相反恰恰是为了这一模糊性探索寻找更为稳健的方向。
如何使两岸关系不逆转?
三年前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时,笔者曾有论断认为,胡锦涛与马英九的性格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两人化学反应相投,只要条件合适,应该可以具有内心感应。局势的发展部分印证了这一论断。
着眼于未来在政治框架上的互动,现实地看,人们不能寄希望于马英九连任,而是必须以马英九不能连任为考虑点。若这样,未来留给北京和马英九的时间只有三年多了,双方能否研发出一个基本框架,将来台湾不管谁上台,两岸关系都不致大逆转。若错过这一机会,则历史又可能重写。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岸在2009年的重要任务,是就台湾适度“国际空间”和两岸和平协议展开探索和磋商。(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