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日电 今日出版的香港《明报》刊发社论文章说,昨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下称“胡六点”),阐述大陆对台的一些新思维和新政策,要为两岸互动构筑一个新框架,为经济、事务性以外课题的协商作铺垫。若按“胡六点”的构思发展下去,相信两岸会触及政治敏感议题,互动层次也会提高。
原文摘录如下:
昨日大除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下称“胡六点”),阐述大陆对台的一些新思维和新政策,要为两岸互动构筑一个新框架,为经济、事务性以外课题的协商作铺垫。若按“胡六点”的构思发展下去,相信两岸会触及政治敏感议题,互动层次也会提高。从进程看来,马英九在台湾执政未满7个月,迄今两岸互动活络,这是两岸政治互信增加的结果,但是两岸分隔60年,双方在原则问题还存在根本分歧,必须让时间和具体措施逐步消弭隔阂,切勿急于求成而出现反效果。
“胡六点”有3层意义
对台政策具纲领指导性
就大陆而言,“胡六点”有3层意义。
首先,30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虽然由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名义发表,根据官方新华社报道,“胡六点”是胡锦涛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分发表,以大陆体制的实质而言,“胡六点”无疑位阶更高和更具分量。
其次,30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寄望两岸由对抗走向和解,但是只在理念阶段,因为当时并无操作机制;30年后,两岸互动几经变迁周折,由对话到剑拔弩张、台海战云密布,如今走向和平发展之途。所以,“胡六点”具有时代意义。
第三,胡锦涛的讲话,总结了过去30年大陆各个阶段的对台政策,大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味,在这个背景下,“胡六点”在今后一段时期,就大陆对台政策将起到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
总的而言,“胡六点”展示了大陆对中长期两岸关系的愿景,要构筑的两岸互动新框架,眼点不限于马英九或国民党执政,而是希望日后无论台湾由哪一个党派掌权,都会按此而行。
爱乡土不等于“台独”意识
认知进步有利沟通
纵使如此,“胡六点”仍然不乏务实和新思维,希望藉着扩大两岸的共同利益,争取台湾当局和民众认同。其中务实之处,胡锦涛说到“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是大陆对台湾岛内思维认知的进步。事实上,“爱乡土”肯定不等于“台独意识”,如果视“爱乡土”等同“台独”,就是制造了大批敌人。
不过,岛内还有另一个事实,就是“台独”支持者把“爱乡土”视为政治本钱,民进党以“勤政、清廉、爱乡土”为核心价值,陈水扁虽然被指贪污腐败,但是执政8年期间,还是经常自吹自擂奉此为圭皋。“胡六点”就“爱乡土”不让“台独”支持者专美,如果大陆在这方面切割准确,可以压缩“台独”支持者的操作空间。
至于“胡六点”的新思维,在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给予台湾适当国际空间和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造成和平协议方面,都有着墨。
有关推进经济合作,“胡六点”提出“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此外,“胡六点”还提到“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商讨”。
如果说为未统一的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是构筑两岸互动的政治框架,“胡六点”提到的“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以“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则可视为构筑两岸互动的军事框架,一旦磋商成事,两岸和平格局就底定了。
“胡六点”展示了大陆方面的愿景,在课题上,与马英九上台后所推动的两岸政策契合,但是形似不等于神似,以两岸政治立场、取态的鸿沟,台湾在两岸政治事务的步步为营,两岸触及构筑政治和军事互动框架,肯定是尖锐斗争的开始。因此,现阶段大陆方面释出更多实质善意,强化政治互信,有助消解部分隔阂。
新年伊始,大陆就抛出了具里程碑意义的“胡六点”,务实以外,不乏创意和善意,显示了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大陆实力陡增的信心,少了过去一厢情愿的想法,愿意更多地从两岸分治的现实、台湾民众的思维去处理台湾问题。我们希望两岸这一支探戈,跳得成,一曲既终之后,满堂采声,两岸共享安定繁荣。相信这个也是绝大多数炎黄子孙的新年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