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人仅用五十年完成从原始社会末期到现代文明的两千年跨越,他们在自己的原乡和最大集居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东段中印边界处的中国西藏自治区米林县的南伊沟,过着富裕而简单朴素的生活。图为一拾柴的珞巴女人在自家房前。 中新社发 柳俊武 摄
中新网12月31日电 美国《侨报》12月30日发表中国时评《中国回答了亨廷顿》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之时,中国在从封闭孤立到全球交往的历史性转变中,解决着国内和国际发展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和不同文明冲突,又一次用备受国际推崇的“中国模式”证明:文明不同并不必然导致对抗,文明的共存才是人类社会的出路。
时评原文摘录如下:
美国政治学大师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近日的辞世,被一些人士视为英美思想文化界的“9•11”恐袭事件。而大洋彼岸的中国却似乎没有为此激起多少波澜,媒体报道多为寥寥数语,甚少评价。
依稀记得,十多年前,这位知名学者的“文明冲突论”——文明的不同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进入中国时,曾引发强烈反响和质疑,一度被斥为“近距离的斜视”——强调包容、和谐的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中国学界,显然无法接受儒家文化与西方文明必然冲突进而对立的观点。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文明的冲突”的声浪中,西方的确与伊斯兰国家产生了冲突,并且因“9•11”而不断激化,但中国并没有与伊斯兰文明一起挑战西方——今年拉萨骚乱、奥运圣火的传递等等,虽然一度引发了中西一系列政治和文化的交锋,但都被中国及时消弭。
当今全球新冲突往往带有地域、文化、宗教色彩的现实证明,文明的碰撞是必然,但其出路在何方?相比亨廷顿理论之悲观和宿命,中国人从中华文明漫长历史进程中收获的启示却是乐观和自信。
回顾人类历史,所谓“文明的冲突”,归根到底都是“不文明的冲突”,离不开政治的播弄。而不同文明相遇后互相尊重,进而和解、融合,才是化解“政治血仇”、“文明世仇”之道。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用成功吸收其他文化的元素充实和巩固自身,作出了示范。
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复兴和进步,都与外来文明带来的碰撞与融合有关。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之时,中国在从封闭孤立到全球交往的历史性转变中,解决着国内和国际发展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和不同文明冲突,又一次用备受国际推崇的“中国模式”证明:文明不同并不必然导致对抗,文明的共存才是人类社会的出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果,已让“文明的冲突”之谬误不辩自明。由此更趋自信的中国社会自然无需对亨廷顿这位争议大师的离去再作臧否,而是平静梳理着本国经验,更积极地拥抱不同文明。
而这种交汇,可能为人类造就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型文明。它也许可以解开亨廷顿终身未解的困惑,成为中国送给世界的最好礼物。(钟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