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晚,展示浓郁异国情调的大型歌舞晚会《风情东南亚》在南宁人民会堂隆重上演。晚会通过声、光、影的完美画面,淋漓尽致地将东南亚各国及壮族缤纷多彩的民俗风情展现在观众面前。 中新社发 骆文刚 摄
|
2008年10月23日晚,展示浓郁异国情调的大型歌舞晚会《风情东南亚》在南宁人民会堂隆重上演。晚会通过声、光、影的完美画面,淋漓尽致地将东南亚各国及壮族缤纷多彩的民俗风情展现在观众面前。 中新社发 骆文刚 摄
|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19日发表中国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卢光盛撰写的文章指出,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这一切都说明,东南亚国家的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可能要超过金融领域受到的影响,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有可能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文章摘录如下: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压在本已摇摇欲坠的美国股市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股市暴跌并波及全球,东南亚也不能幸免。
在全球金融风暴袭击下,新加坡和印尼股市都激烈动荡。去年底曾突破3600点的海峡指数,今年以来跌幅超过45%。此外,新加坡还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因投资于和雷曼兄弟相关的债券和票据而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10月10日,在股市持续暴跌之后,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无限期休市,数天后才在修改条例下恢复交易。股市仍继续激烈波动。
菲律宾政府开始担心其800多万海外劳工可能面临失业、降薪的威胁,这部分人的侨汇收入约占菲律宾GDP的10%。
泰国工业联合会10月29日作出的一份预测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100万泰国工人明年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越南的情况尤为值得关注。受全球流动性过剩、能源和粮食等基本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等原因影响,3月到8月期间,越南出现了物价飞涨,股市暴跌,汇率急挫,贸易及财政赤字持续攀升的情况。9月以后,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越南更是雪上加霜,出现了国际资金抽逃,初级产品价格剧跌,贸易、财政赤字快速上升、通胀率居高不下(9月份越南的通胀率是26.7%)等危险苗头。联合国驻越南协调员亨德拉还警告说,处于贫困边缘的越南家庭,有可能再度坠入极度贫困的深渊。
其他亚细安国家如柬埔寨、寮国等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只不过目前的程度较小而已。这与他们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或自身经济规模很小有关。
受这场危机的冲击,东南亚国家是否会再次爆发1997-9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呢?
我认为,这场危机与上一次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有着明显的不同。11年前的金融危机,起缘于东南亚国家内部,主要是由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金融领域开放过快,监管不力,受到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热钱冲击而引发的。这次危机对东南亚国家来说是被动的、外来的影响,以目前情况来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不会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历史重演,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经过上一次危机之后,东南亚国家已吸取了一些教训,各自的金融管理体系已有所改善,地区金融合作也已有所安排;
二是这次危机与上一次祸起萧墙不同,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更多是外源性的,除新加坡之外的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与美国等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并不多,也没有过多卷入到高风险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中。
不过,目前这场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金融领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是由于海外资金短缺而引起的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一旦出现资金短缺,目前未完成项目将因缺钱而停顿,已完成项目则变成过剩产能,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银行呆坏账的增加。
此外,金融危机还有可能对东南亚的金融领域产生其他影响,包括外汇储备下降,外汇收入减少,利率下降,汇率波动,股市暴跌和外援减少等方面。越南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不能排除目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成为导火线,引发越南外资退潮甚至出现新一轮金融动荡。
值得注意的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东南亚并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重演的可能性。原因是1997-98年的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东南亚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游戏规则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短期资本主宰资本流动的起伏,东南亚依然是国际热钱虎视眈眈的地区。这些问题没解决,危机就有重演的可能。
东南亚国家面临的最大危险可能不是金融领域而是实体经济。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这一切都说明,东南亚国家的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可能要超过金融领域受到的影响,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有可能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以马来西亚为例,它是严重依赖出口和外来投资的国家。近几个月来马来西亚海外订单大幅下降,就证明了它不可能不受危机的影响。
亚细安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高度依赖外贸的问题。例如2007年新加坡的贸易依存度是433%,泰国是132%、菲律宾是83%、印度尼西亚是54%、越南是160%。显然对它们而言,出口是国民经济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带动和引领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一旦这个关键环节出问题,整个国家经济将受到巨大冲击。
前车之鉴的例子是:2001年,这些国家刚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美国信息产业就骤然降温,导致电子类产品需求大幅萎缩,东南亚国家经济因而陷入新的困境,部分国家受到的影响程度甚至大于金融危机期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还保持了1.5%的经济增长率,但2001年的增长率却从上一年的9.6%锐降到-2%,马来西亚则从8.9%下降为0.3%。我们有理由担心,亚细安主要国家将为此受到巨大冲击。
亚细安国家将在明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经济及政治形势,可能在明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遭受“危机的第二轮效应”(林毅夫语)。一般认为,欧洲经济周期要比美国慢一到两年,如果是这样的话,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样存在类似甚至更长的时滞。
由此估计,东南亚经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要稍晚时间才能显示出来,美、日、欧主要市场的经济衰退、消费能力和意愿下降,对外投资疲软等情况也许在明年甚至后年才直接作用在东南亚国家身上。
在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中,东南亚对于美国的依赖,要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依赖。这种依赖主要表现为出口市场、资金来源、技术来源等方面。这种不对称依赖的直接结果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乃至政治上受发达国家的牵制和影响,同样地也必然要承受发达国家危机的传染和冲击。这是无法避免的,除非将国门关起来,也就是将相互依赖的纽带完全割断——但这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自1993 年以来,美国一直是亚细安最大的区外出口市场,也是亚细安的第二或第三大区外进口市场。并且在美国与亚细安的贸易往来中亚细安始终处于顺差地位。在投资方面,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一直是亚细安最大的区外FDI来源国。80年代中期《广场协议》之后,因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对亚细安投资急剧增加,日本一度取代美国成为亚细安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但1997-9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对亚细安投资出现了急剧下降,美国重新成为亚细安的最大外资来源地。
亚细安在贸易(主要是出口市场)、投资(主要是资金来源)和技术等方面都依赖美国,导致了源自美国的金融动荡或经济波动都必将传递到东南亚国家身上。国际经济界人士以往常说:“美国经济一打喷嚏,亚洲就感冒”。近来有人却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感冒,亚洲只打个喷嚏而已”。笔者认为,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实际的情况是处于这两种说法之间。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