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有关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食品安全的4项协议。图为协议签署后,陈云林与江丙坤交换协议文本。 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
11月4日下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有关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食品安全的4项协议。图为协议签署后,陈云林与江丙坤交换协议文本。 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
中新网11月10日电 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发表社论《两岸趋缓,绿营虚耗》指出,只要没有重大政治风波或者战争,台湾的命运从陈云林访台之后就大概确定——虽可继续保持政治现状,但“去中国化”的能力甚至意愿已急剧锐减。不接受政治现状的民进党和“台独”势力,日后只能继续做民主社会的“必要少数”,恐怕再也无法影响台海进程了。
社论摘录如下:
各界瞩目的“马陈会”登场前夕,虽引发台湾社会警民对峙,但这种两岸政要的新会面模式,亦可视为大陆方面对马英九所提的两岸政策主张的善意回应和具体落实──既考虑到对方的现实处境,又不违背各自要坚持的立场与原则。不过,同样对此给予高度政治解读的还有民进党,继张铭清事件后,更进一步将陈访台视作马政府对北京的输诚,导致其所有活动周围,都掀起大规模的抗议浪潮。
如何解读“陈江会”和“马陈会”的意义,须视论者持何种立场。客观地说,两岸三通和台海和解过程,是一种迅速的正回馈过程;只要一开启,就会加速,除非遇到重大政治僵局或者战争,否则是一辆无法停下的列车,一直开到台湾完全没有能力独立。原因是三通直接导致两岸人员、物资、金融的双向依赖,两岸经济一体化加剧,骤然增加了局势逆转的成本,而人员和资讯相互自由流通,增加了两岸民众之间的熟悉和同情,台湾人的“去中国化”心态,终将被稀释。
台湾的根本问题是悲情,不是扁家族及其拥趸的贪污与暴力,更非挥动橄榄枝的陈云林暗行统战。这种悲情的症候之一,就是永远觉得自己被挑衅,永远渴求有人对自己道歉。10月25日“呛马反中”大游行自始无关施政不佳,而是两岸和解后,“台独”将失去一套被挑衅与被打压的剧本所致。唯大势所趋,“台独”最好的时代的确已经过去。两岸和世界主要大国,目前都认可了台海问题上“政治现状”的现实合理性。换言之,台海各方势力,现在未来都必须在这个棋盘上博弈。
就此而言,无论是陈的身段柔软,或马的主动非战姿态,都是按规则出招的现实主义举措,毕竟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并不会是这一代人能很快见到的事情。只要没有重大政治风波或者战争,台湾的命运从陈云林访台之后就大概确定——虽可继续保持政治现状,但“去中国化”的能力甚至意愿已急遽锐减。不接受政治现状的民进党和“台独”势力,日后只能继续做民主社会的“必要少数”,恐怕再也无法影响台海进程了。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