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7日电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发表闾丘露薇撰写的文章《抛开主义的全球救市》说,1998年香港政府入市对抗对港元的冲击,结果引发欧美的批评,认为违反了自由市场的原则。但是现在,在这些政府官员,还有经济学家们经历了这场危机之后,应该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也是香港特首曾荫权在刚刚发表的施政报告里面的一句话:“市场干预和自由经济并不是对立的。”
文章摘录如下:
朋友贵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主席,不过,就在两个星期前,他坐着他的豪华轿车从深圳来到香港的上水,和几百名香港民众一起在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为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存款提出来。现在,他已把自己的这个经历当成笑话告诉大家,但那个时候,和香港的那些家庭主妇排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心里面和那些在银行里面只有几万或者几十万存款的民众一样,充满了恐慌。
当然,现在他可以放心了,继澳洲之后,香港特区政府也承诺,对银行存款百分之百的保障,从原本的保障十万港元,到百分之一百,政府突然改变态度,特首曾荫权事后向媒体高层透露,这是因为,在澳洲做出了这个公布之后,政府预计,接下来,新加坡一定也会跟随,在这个信贷紧缩,一块钱都要争夺的市场上,如果香港不这样做,后果就可能是,大量的存款涌去了新加坡这个香港的竞争对手的手中。
和1997与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不同,这次的金融危机,不再是几个对冲基金对港元的狙击,这一次,是一场全球性的信贷危机,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在这场危机里面独善其身。这一点,欧盟的成员国并不是一开始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政府接管银行这样的国有化动作,这种干预市场,明显带有社会主义痕迹的动作,一些决策者并不能够接受,或者说不愿意接受,但是问题在于,在这场危机面前,不是选择如何去做,而是只有一个选择,而且,这样的选择也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而只是意味着应对危机的开始。
还好,欧盟的领导人们最终选择了共同采取行动,抛开意识形态,面对金融危机这样一个现实,没有犯下冰岛首相的判断错误,冰岛的破产,正是政治抉择的结果,而在这场危机面前,任何政治的角力,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让自己陷得越深,冰岛和英国曾经的较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对于中国内地来说,一开始大家觉得这场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危机相当的遥远,甚至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只是,尽管不断有人乐观地告诉大家,中国可以成为这场风暴里面的一片高地,可是,对于中国的负面影响,也正在开始显现。
美国经济衰退,使得这个习惯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国家,大幅缩减在全球的订单,而中国制造当然首当其冲。上个星期,专门经营玩具出口的香港上市公司合俊集团倒闭,在东莞的两家工厂结业,七千多名工人失去了工作。合俊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代工商,全球五大玩具品牌,有三个是这个集团生产。其实受影响的并不只是这样一家企业,深圳是全球最大的圣诞树生产地,但是今年到现在,来自欧美的订单寥寥可数,不少企业尝试转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曾经代表着繁荣的制造业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因为这场金融海啸出现萧条的迹象,但是这只是开始,香港的中小企业的商家每天都在担心,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是不是能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寒冬里面生存下去,或者是,自己的生意伙伴,是不是会突然倒闭,自己收不回来货款,或者是失去了一份订单。业内的估计,最快的情况可能要到春节过后,因为第四季度还不能够彻底地反映这场危机带来的影响。
最环的日子没有来到,不管是美国的联储局主席,还是香港的特首,都用这样的语气告诉公众,一定要做好过艰难日子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来说,透过市场干预的手段,来为市场注入信心之余,也要让大家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因为毕竟政府措施塑造的信心是短暂的,如果没有市场本身的调节,以及民众的充分心理准备,是没有办法去应对风暴过后的日子。
不少的评论说,欧美的政府干预,显示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其实政府对于市场的介入不能够随便运用,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1998年香港政府入市对抗对港元的冲击,结果引发欧美的批评,认为违反了自由市场的原则。但是现在,在这些政府官员,还有经济学家们经历了这场危机之后,我想,应该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也是香港特首曾荫权在刚刚发表的施政报告里面的一句话:“市场干预和自由经济并不是对立的。”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