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 中新社发 董会峰 摄
|
中新网10月24日电 台湾本期《天下》408期刊登缅怀王永庆的文章说,台湾“精英之神”王永庆走了,他有着老兵战死沙场的悲壮,更有着统帅的尊严。他“勤劳朴实”的谆谆告诫,对此刻的台湾经济低迷,更形受用;当今华尔街贪婪卷起金融海啸,他“发展制造业,不要玩金融游戏”的建言,也更见真实。他,人生落幕,精神不朽。
文章摘录如下:
天下没有容易做的事,也没有做不成的事。
───王永庆
王永庆走了!
他毕挺的深蓝西装,挺直的背脊,清臞的面庞,微向外张的耳朵,精亮的双眼,消失在人间。
他白衣白短裤,冲破终点线,跑5000米的身影,也不会出现在台塑运动会中了。
王永庆曾经心疼,活到108岁母亲孱弱的身躯,也有着人终将离去的深沉悲哀和无奈。“本来还可以种菜,动一动,”他说,“100岁以后,就不太能动了,只有睡觉,吃一点点东西。”
逝世前一天,他还在视察工厂,与部属晚餐,有着老兵战死沙场的悲壮意志,更有他统帅的尊严。
很多人听到他过世的消息,总有点怅然若失,识与不识,有些淡淡地哀愁,似乎是一个典范的离去,也似乎一个时代已渺渺远去。
跨越时代的典范
但是,王永庆精神不会这么快消失。台湾各个角落有着大大小小的王永庆,尤其是白手起家,打拚终年的中小企业主。大陆有他的崇拜者,甚至在群山环绕的赖索托,出身台化、经王永庆调教的年兴纺织协理林见安,也日日在与非洲部属操练着王永庆的“追根究柢”管理兵法。
他“勤劳朴实”的谆谆告诫,对此刻的台湾经济低迷,更形受用;当今华尔街贪婪卷起金融海啸,他“发展制造业,不要玩金融游戏”的建言,也更见真实。
王永庆三个字,在台湾五十年来,有多重涵义,它象征财富(你比王永庆有钱吗),“白手起家”、“大气魄”、“老当益壮”,“勤劳刻苦”,甚至现在投资股票亏钱,都能聊以自慰(“连台塑集团都少了一千两百亿”)。
“他像个不倒翁,每个人都能与他找到共振点,”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说。
《天下杂志》每年进行的标竿企业调查中,不论服务、金融、制造业及学者投票,王永庆都高居最受敬重企业家。“不管一贫如洗或家财万贯,不管小学毕业或是博士,都可从他身上学些东西,”中华工程公司人力资源组经理王中屏说。
掌握命运,不怨天尤人
1917年,王永庆生于新店直潭,出身贫寒,要来回走三小时上学,上学前要把当天用的水挑好,回家还要帮忙养猪,父亲曾因贫病交错,要上吊自尽,但太虚弱站不起来,又倒了下去,声音惊醒了正在睡觉的王永庆母亲和兄弟,全家抱在一起悲惨痛哭。
十五岁时,他只身来到嘉义当米店的小工卖米;十六岁时靠着父亲四处张罗的二百元资金开了间小米店。隔壁日本人开的米店下午六点钟打烊,他晚上十点半才关门。日本人泡热水澡,王永庆纵使满身米屑,糠壳,强风呼号的冬夜,只用冷水淋浴,因为“每天可以省下三分钱”。他在费城华顿企管学院的演讲中提到,“但那三分钱可以买三斗米。”
三十八岁,他创立台塑企业,从日产四吨PVC塑料粉做起,用牛车载送给客户;半个多世纪后,王永庆建立营收二兆、资产近三兆,全世界第三大石化集团,超过欧美百年企业集团,美国的道氏化学,杜邦集团都视台塑为劲敌,甚至退出石化业。
高雄前镇区台塑厂,今天还完整保留当初的王永庆办公室,门前有颗大榕树,王永庆常用此树,谆谆告诫员工台塑精神──追根究柢。他说,开花结果时,人们注意到的是繁茂的枝叶,灿烂的花朵,却忽略最重要的根部,因此经营管理必须从根源处去追求。王永庆更用这颗大榕树有粗跟,中根,细根来阐释根根相连,问题环环相关。
这栋日式平房,王永庆不准改建,不准卖。夹在周围三十几层高楼间,静静见证时代的演变。
漫漫岁月中,他掌握命运,与时间赛跑,要以有限生命,完成无限志业。
顺境时,王永庆尽力开展,逆境时,他迂回前进,不怨天尤人。早期的台湾,政府不希望他做大,解严后,又遭逢环保运动,他石化王国梦想始终无着,有如将军失去了战场。
一九八○年代,他毅然赴美国投资。美国企业不愿卖厂给他,王永庆决定自己建,而且要建全美最大的乙烯厂。今天在德州康福镇,另一个与六轻产量相近的石化园区,在阳光照射下,巨大的管路放着金色的光芒,与大陆宁波园区,台湾六轻,互相交流经验,人才,货物,截长补短。
面对逆境,愈挫愈勇
王永庆最计较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在近三十年采访王永庆过程中,《天下》记者对此最能亲身感受。采访王永庆时,坐定后,秘书会端来白开水,如果王永庆觉得问题能吸引他兴趣,他会按铃叫秘书,叫一声“咖啡”,表示他愿意长谈。如果没有喊“咖啡”,最好就自动请辞,纵使喝“咖啡”时,中途对一些问题不耐烦,他也会起身就走。
去见他的访客,都得事先准备好,不敢浪费他分秒。平日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或政治人物,在王永庆办公室外面小心谨慎,有如小学生见老师。
掌握自己命运,意味着完全自主。台塑很少和其它企业合资,顶多买技术,付一笔权利金就好,自己研究改进,累积技术。
台塑也不求政府。选举时,民进党国民党两边都押。
这位孤独巨人,坚持走自己的路。新世纪的台湾,混乱、吵杂、走创意、以金融赚钱,短小轻薄,但是王永庆仍然钟情大,大,还要大……成长,成长,还要成长。连为大陆盖小学都一盖就要盖一万所,养生村也一盖就是四千户。
在发光发热的电子、半导体业旁,台塑集团工作人员没有骤来的财富,也没有精致的语言,但有份铿铿锵锵的踏实。近年来,风水轮流转,台塑集团成为台湾最赚钱的集团,远远超过当年的明星企业。
即使两年前《Forbes》杂志曾估计王永庆身价高达二十八亿美元,坚信“强扶弱,富济贫”的他,在公益事业上,他也坚信自助助人,受助者必须有能力掌握自己命运。他在长庚护校及明志工专为原住民设立专班,私人捐助学杂费及食宿,还补助生活津贴。毕业后,有一技之长,或当护士或当技术员,每年王永庆还定时与他们座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神人? 凡人?
走自己的路,难免孤独,但是王永庆不以为意,紧抿着嘴,竖直肩膀,对抗逆境。
此刻台湾低迷,有人会失业,有人会投资失利,甚至有人会烧炭自杀,九十二岁的他,有如暮鼓晨钟,提醒人们,纵使家财亿兆,逆境是当然。
很多人称他“经营之神”,平常人似乎无从企及,但是细细分析,王永庆结合诸多领导人特质。每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学些东西。
他有远见,台塑在一九八○年代,就到美国投资,是台湾第一家到美国大举投资的企业。在高雄前镇区台塑厂里,深远的回廊里,正对着王永庆办公桌,是墙上一张古英文世界地图,当时台湾小岛已圈不住他的企图心。
他以身作则,殷殷告诫部属家人必须“勤劳朴实,脚踏实地”,自己实践得更彻底。王永庆喝咖啡时,把奶精涮一下,肥皂用到最后一小块,黏到另一块肥皂上一起用,领带一百二十元还嫌贵。
他要求员工有纪律,自己更有纪律。三十多年来,他每天早上三点半起床做运动;股东大会里,他比台塑高级干部还到得早,向股东致意。台塑运动会,五分钟致词里,四分钟讲的是中国人最值得珍视的美德──刻苦耐劳。
台塑员工也感染节俭美德。去饭馆吃饭,鱼头都会包回家,可以煮汤喝。八十多岁的第一代老臣王金树,追随王永庆五十余年,很早就没有用过自己的薪水,每月用奖金、股利就足以生活,薪水可以存起来。再加上公司注重健康,鼓励运动,不必应酬,工作又有成就感,他说,奉献台塑一生,实在值得。
简单却内涵深远的管理原则
远在四十年前,连美国管理大师都没有发明出“企业文化”一词,他就着手建立台塑集团企业文化,每位新进员工,他都要亲自训练,讲话。现任台塑董事长李志村还记得刚进公司时,每个星期六上班到晚上九时,再坐夜车到台北,星期天接受训练。
后来,王永庆把自己言论编成四册书,加上每期都在台塑内部刊物写文章,“你要去见他,最好能把这些都读熟,”台塑网总经理蒲少杰说,“背熟只是第一步,有人会评估你实施出来没有。”
台塑员工很少看管理理论,但是他们都能实实在在地做。王永庆想法简单,综合两句“合理化”、“追根究柢”但实施起来,却内涵无穷。例如台塑做一张椅子的成本分析,必须分析到要用多少塑料粉,塑料粉一磅多少钱,都要算出来,“美国人,日本人不做,我就知道我们有饭吃,”他说。
他对主管严厉,要他们猛如虎,因为只有老虎才能训练出老虎,企业才能代代相传。如羊的主管,不但训练不出来老虎,更会把原来如老虎部属带成羊。
子女要接班,也要刻苦耐劳,他视子女为部属,隐藏自己的亲情,从小严格要求。二十年前,三房长女王瑞华(现任台塑集团副总裁)主持美国台塑,怀孕时仍然自己开车,加班不落人后。小女儿王瑞瑜读书时,就到工厂实习,忙得早饭中饭都不吃。有问题,从头学起,几年前,已负责总管理处的她,还跟着花旗银行经理,学习如何操作避险等新金融工具。
王瑞瑜记得从小出外读书,要求写家书,不能写流水帐,必须写生活体验所得,例如出外爬山,在上坡,下坡时有什么心得,有什么可用在人生观上。“他要我们从小思考,每寄出一封,就要想下一封怎么写,往往他改得比我们写得还多,”王瑞瑜回忆。
严厉之下,王永庆有着柔软的一面。在执拗中,他有着弹性。
台塑每到一地建厂,先建员工招待所,王永庆认为先安居,才能乐业。在美国建厂时,德州小镇找不到中国厨师,他把高雄厂厨师徐师傅调到美国两年,做中国菜,他认为中国人的胃,只有中国菜才能饱足。还要技术转移,训练当地墨西哥裔厨师做中国菜,因此到德州厂可以吃到墨西哥人做的稀饭,菜脯蛋,红烧大虾,清蒸鱼头。
他也随时调整自己。在社会,王永庆亲自为媒体做简报,八十三岁的他,挺直站着,一站就是一个钟头,而且尽其所知,无所不答,不再动不动就大肆批评政府官员。
累积一生逆境顺境,晚年的他很喜欢讲“天下没有容易做的事,也没有做不成的事”。
例如他起意回收厨余时,连亲近部属都暗批“起肖”(疯了)他知道困难重重,不容易做;但他一步步做,投资机器,研究技术改良,与县市长协调,如今台朔环保科技年产近三百公吨有机肥料、超过四百公吨有机蔬菜,现在全省各县市都已实施厨余回收,走在街边,不再有食物馊腐臭味。
悠悠岁月中,王永庆几乎从不渡假,工作直到走的前一天,值得吗?他总是蹙紧双眉,抿着嘴角,他快乐吗?
他的忘年交,普讯创投董事长柯文昌说,“他当然快乐,有什么想法,有人就尽量帮他做,他的人生丰富精采,虽然我们做不到。”
时代自有其轨迹,孤独巨人远离,时代远去。下一个时代愿意承接多少,舍弃多少,只有静待岁月的过滤,不能勉强,也不能仓促。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