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金融风暴 中新社发 孙宝欣 摄
|
漫画:金融风暴 中新社发 孙宝欣 摄
|
中新网10月16日电 香港《文汇报》10月16日发表刘涛撰写的文章指出,对于一国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与其寄希望于高人来指点风水、勘破吉凶,不如踏踏实实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文章摘录如下:
保罗·克鲁格曼拿下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管评审委员会给出的理由一目了然——为表彰他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领域的理论创新,但众多媒体和评论家还是不免要将他的获奖与当前的危机联系在一起,并深信,凭借其在国际金融领域里构建的模型,他成功地预测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
不过,按此逻辑,似乎另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更有资格获奖。据说他不仅早在2006年9月就预测到次贷危机,而且还给出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在未来的几个月或几年里,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次级债损失扩大,将出现全国范围内的银行破产,而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及房利美、房地美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将陷入瘫痪,甚至遭遇灭顶之灾。显然,这与其后事态的发展完全吻合。
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金融危机是否可以预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无疑将彻底颠覆传统上人们对经济学作用的认识:即经济学主要是在事后解释现象,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非用于预测趋势。这一定位也使得现代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往实证化方向发展。
事实上,连克鲁格曼也并未标榜自己准确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他只是根据经济学理论,推论出东亚经济过于依赖高储蓄、高投资和劳动力投入,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迟早会因为收益递减导致高增长不可持续。这与其它经济学家,如艾尔温.杨等人所做的贡献并无高下之分。
预言金融危机这件事情,可谓是既容易又困难。说它容易,是因为危机之所以爆发,首先是相关国家本身存在各种结构或制度上的漏洞,虽然金融危机往往出人意料地爆发,且预测这些突发事件的全部细节是极其困难的,但危机爆发一般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期,如能认真研究,也不难寻到蛛丝马迹,根据一定的指针或分析模型,如金融机构贷存比、财政赤字、外债水平、外汇存底等,人们通常大致可以辨别哪些国家可能爆发危机。显然,克鲁格曼的贡献即在于此,其所开创的第一代和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给出了非常有效的分析框架和参照系。
说它困难,是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判断危机是否一定会发生,以及到底何时发生,能做到这两点实属幸运。由于经济现象本身是错综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制度上存在漏洞的国家在相当长时间内也不一定就会爆发危机,这需要内因和外因同时作用,找到一个触发点。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越南,虽然2008年上半年,越南暴露出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本币贬值、股市暴跌、资本外逃等征兆,可以说,金融危机的一切要件都已具备。有些舆论一边倒地认为,越南必将重演97年金融危机的悲剧。不过,危机最终并未如约而至。IMF的一份研究表明,大多数模型在预测金融危机方面都鲜有成功的例子,原因之一是现有的数据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有效信息,而如何将各种变量整合在一起也是一个棘手难题。
行文至此,需要声明一下,笔者对于克鲁格曼其人其学问心怀景仰之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无非是想强调,对于一国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与其寄希望于高人来指点风水、勘破吉凶,不如踏踏实实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众所周知,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种种问题,例如,金融监管不健全、存款保险制度缺位等,就应赶紧对症下药。不能因为某个大师预言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就以为天下太平,可以高枕无忧矣。毕竟,对于客观世界和经济规律,我们了解得实在有限。对此,需要保持足够的谦卑和谨慎。(文汇论坛)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