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0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0月10日发表题为《中国是金融风暴赢家?》的文章指出,目前的美国金融风暴或许为中国开启了一个缩小与美国差距的机会,但口袋满满是美国债券的中国大陆,是否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金融霸主,仍有许多结构性的挑战有待克服。
文章摘录如下:
全球金融危机目前仍尚未触底,在这一场全球金融权力消长的剧变中,美国做为全球金融帝国的地位已受到重创,尝到了贪婪追求利益带来的恶果。不过,在这场可能重塑全球经贸版图的洗牌过程中,反而凸显了中国经济成长的结构性缺陷,如果中国不能改善依赖美欧市场做为成长动力的发展结构,在全球甚至在东亚取得经贸金融霸主的地位,将仍是一条漫漫长路。
有论者预估,中国可能是金融风暴后的最大赢家,因为当今中国拥有庞大的资金,最有可能扮演金融救世主的角色。
中国银行体系过去投资美国金融体系有相当节制,因此在此波金融风暴中仅受到微幅波及,而且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体质亦相对稳健。美国政府通过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各方预期中国与中东油国是最有可能购买此笔天文数字美国债券的国际大户。
中国如果利用此一时机投入重金,未尝不可能牵动全球资产重分配的进程,为中国取代美国霸业开展先声。
不容否认,中国是当今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大户,但是中国要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贸金融霸主,仍受限于一些客观性的经济金融结构性障碍。
第一,受制于与美欧市场的贸易暨金融互赖关系,中国庞大外汇存底所能换取的美国政经让步仍十分有限。中国绝大部份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元债券的形式持有,目前其数目高达一兆美元,不过同时中国的GDP外贸依赖度超过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不是来自于中国大陆看似庞大的内部市场,而是受制于美欧市场的起伏。
拒购美国救市法案国债或是在市场大量抛售美国债券,虽可能让美国在一夕间破产倒闭,但亦同时关闭了中国出口产品市场。
在中国未能开拓一个可支撑经济发展的国内市场前,中国仍需被迫将绝大部分的外汇存底用于购买美国债券,以支持美国市场的稳定与成长。
第二,中国大陆在全球各种多边经贸金融合作机制的影响力有限。现今的国际经贸与金融多边机制,反映二次大战结束后的美国主导下的权力格局,中国大陆、印度、俄国暨巴西等新兴的重要经济体,虽是当今左右全球经济兴衰的重要关系国,却无缘参与国际合作与决策。目前美国仍主要与G-7成员国进行对话暨协调。
第三,全球性金融游戏对中国而言还是十分陌生,贸然投入的风险极高,而且可能得不偿失血本无归。而且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尚称不足,本国人才的数量与经验,尚不能处理大规模的全球性金融课题,眼下亦难以吸引到国际人才,更不用说外国政府对中国大举收购本国金融机关引发的政治联想。
中国要成为全球金融的要角,至少要担起三个重担。
首先是人民币要取代美元成为准全球性货币;其次是中国要成为全球金融稳定者,更能在发生区域金融危机时,成为全球金融的调节者;以及管理全球金融管理制度的主导者。
目前的美国金融风暴或许为中国开启了一个缩小与美国差距的机会,但口袋满满是美国债券的中国大陆,是否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金融霸主,仍有许多结构性的挑战有待克服。(陈欣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