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合璧
有一篇文章中,谈到关于粤剧也在曲调中吸收了洋曲的乐谱的问题;事例是在今年的澳门艺 术节的“梨园春晖”粤剧粤曲专场中,有一个折子戏《秦淮冷月葬花魁》便采用了洋曲的调子。这首《送别》原调是一首美国民歌,后来由我国近代音乐家改编为 《送别》,成为了一首上世纪非常受欢迎的校园名曲,《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电影中都曾以此曲为主题旋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至今耳畔仍回响着这首旧歌,多么美妙清纯的旋律,多么幽雅而情深的歌词啊,笔者小学时便已经唱熟了这首歌,因为,每天下午放学前,全校小学生要在操场排队齐唱这首歌,歌声一停,马上就解散回家。对孩子们来说,这是意味着自由、快乐的时光开始了!你说,孩子们怎么不会喜爱这首歌呢?
文化与艺术,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共同财富,本无分你我,只不过由于民族、地域、人文生活形态等的差别,因此在表现风格、演绎手法各方面,便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姿彩。音乐有中乐与西乐之分,绘画有国画与西洋画之别;其他如建筑、舞蹈、雕刻……都各具特色,甚至连武功,也有西洋拳与太极拳的不同套路也。
在文化、艺术上,由于东西方的各自发展,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少不免会出现碰撞的时机。碰撞的结果可以有两种:一是格格不入,一是互相融合,后者应是主旋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基本原则。
文化艺术的碰撞,表面上看来是中西合璧。还是以粤剧为例吧,上世纪早期的红伶薛觉先、马师曾、廖侠怀等大师,便已经尝试吸收西方的艺术风味。他们引进了西乐,也采用了西曲,甚至连人物、故事都涉及了。如马师曾便改编了《贼王子》的故事;廖侠怀更大胆创作了《甘地梦会西施》。这种文化艺术的碰撞,开头少不免在尝试中有失败、有争议;但没有碰撞,老死不相往来,怎能达到融合、创新呢?
当然,文化艺术从碰撞到融合,也需要一个努力的过程和主次的衡量;重要的是不可扬弃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要尊重自己,包容他人。
(摘编自《澳门日报》文: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