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后花园
最近,我们到法国巴黎郊区西南24公里处参观欧洲最大的皇宫──凡尔赛宫。从富丽堂皇的殿堂里走出来,眼前一亮,天宽地阔,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后花园展现在眼前,到处都是绿树、鲜花、水池、雕塑……一派望不到尽头的自然美景。
导游卢先生介绍说,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凡尔赛宫后花园,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创造的。他喜欢规整几何式的园林布局,把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摆布在中轴线的两旁。
这种西方造园式风格被称作“勒诺特尔式”或“路易十四式”,在十八世纪风靡全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德国、奥地利、荷兰、俄国、英国的皇家和私家园林大部分都是“勒诺特尔式”的,我国圆明园内西洋楼的欧式庭园亦属于此种风格。
凡尔赛宫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其园林面积就达100万平方米。一条3公里的中心大道从宫殿的脚下开始,从周围的花草树木和池坛雕像间缓缓向前延伸,形成了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它通过层层花坛,穿过片片林园,跟随大水渠进入远方的原野,消失在广阔的天空。游人参观的过程,是从最复杂的皇宫建筑之中走到最自然优美的景色之中,回归到大自然。
我们踏着石阶,走过白色的沙砾,绕过水池、喷泉、花坛、雕像,最后到达1650米处的大水渠。据说,这条运河之水来自塞纳-马恩省河,河水直上远方云霄,宏伟壮丽。
在林荫大道两侧的树林里,隐蔽地排列着一些洞府、水景、剧场、迷宫、小型别墅等,是比较安静的观赏场所。树林里开辟出许多笔直交叉的林荫小路,它们的尽端都有对景,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视景园。
我们从右边走进一些小径园林观看,别有洞天。道路两旁是高耸的绿墙,修剪得如同城墙一样。据说路易十四时期这些绿树被绑缚至一定高度,使其簇叶不得超过15米。茂密的绿墙方方正正,整齐有序,是园艺工人创造出的绿色建筑,正合国王的意愿。
中轴在线的几个著名大水池,都是运用神话故事题材、结合政治思想来宣扬统治者而进行设计的。如阿波罗池,象征太阳神路易十四驾驭着马车奔驰,由4个人鱼和四只河怪拉着,阿波罗脱水而出,意味着旭日东升、美好前程的开端。
后花园的美丽景致,随时都可以映入凡尔赛宫厅内,供国王和宾客观赏。位于宫廷中部的“镜厅”,是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设计建 造的。在长73米、宽14米的厅堂里,拱形的天花板上绘满了反映中世纪晚期路易十四征战功绩的巨幅油画。厅内面向花园有17扇巨大镜子门窗,白天通过镜子的反射,人们不出屋就可观赏到后花园的美景,如在画中;入夜,几百支点亮的蜡烛交相辉映,如入仙境。
这座宏伟宫殿的前身建于1624年,原是一片森林,是路易十三国王的狩猎场,有一个砖木结构的小城堡。到1643年路易十四继位,当时财务总监富凯贪赃枉法,将城堡住宅改建为沃宫,占为己有。
宫殿的富丽堂皇胜过当年的皇宫,招致了路易十四的妒忌。路易十四派人查抄沃宫大量财物,逮捕了富凯,并把建筑师和造园师收为己有,从全国招集四万名艺术 家和能工巧匠,动工兴建比沃宫更为宏伟壮观的凡尔赛宫。历时28年,于1689年建成。从此,凡尔赛宫成为帝王的起居活动中心。
1789年七月十四日,法国大革命迫使路易十六返回巴黎。后来,路易十六和皇后双双被送上了断头台。从此,凡尔赛宫成为历史博物馆,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陈培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