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笔者驱车百公里,进入黄河北岸的河南温县,来到一个叫“安乐寨”的村庄。据志载碑记,安乐寨乃晋宣皇帝司马懿之故乡,有“司马故里”之称,晋时曾广筑内外城阙,先曰“古晋城”,后称“安乐寨”,迄今有千余年历史了。有道是地因人而灵、人以地而杰,源远流长的安乐寨,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渊源和中华美德,历朝历代不乏栋梁之才。
此番笔者前来,只为拜访声名鹊起的“兄弟书屋”。
成立于2008年4月5日的“兄弟书屋”,系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教授与其胞兄、焦作大学教授王梦周及堂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教授三人捐建,他们均为土生土长的安乐寨人。
“兄弟书屋”位于安乐寨村东大街中央,座东面西,三进院落,正门矗立一块硕大的花岗岩奇石,上镌“兄弟书屋”四个大字,雄浑苍劲,为王梦奎亲笔所题。步入大门,迎面绘有一幅硕大的“司马懿故里胜景图”,再现了明清时期安乐寨的古风遗韵,蔚为壮观。
走近古朴雅致、满屋书香的“兄弟书屋”,笔者心中溢满一种景仰之情。
该书屋原是梦周、梦奎和母亲的故居,抗战时期它曾是抗日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自少年时代起,梦周、梦奎先后离开故乡赴外求学,偶尔才返家小住。如今旧址已修缮一新:仿清建筑的青砖蓝瓦、红柱格扇,配以紫红门窗,给人一种古色古香、庄重典雅之感。院内栽有枇杷、女贞、垂槐等,葳蕤茁壮枝盛叶茂,为小院平添了不少活力与气韵。客屋正门挂有新闻出版总署与河南省、焦作市及温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农家书屋”铜牌。书屋内排着几十架崭新书柜,摆放12000多册图书及各类报刊,除王梦奎的部分著作和手稿、信札外,还有各种文史哲、文学名著和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医疗卫生等书籍外。书屋对三里五乡的农民朋友开放,来去十分方便。
院南三间厢房为梦周、梦奎兄弟俩少时旧居,这里陈列着王梦奎的《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研究》、《农村经济概说》、《王梦奎文存》、《王梦奎选集》、《王梦奎国际对话录》、《王梦奎改革论集》和《翠微居杂笔》、《王梦奎随笔》、《怎样写文章》等专著。墙上挂有百十幅王梦奎出访、调研和主持各种论坛的照片及他与中外政要、经济学家、诺奖得主、学界名流及工商巨头的会晤与合影,或笑容可掬,或凝神沉思,或促膝交谈,或登台演讲,彰显了这位被称为“国务院智库”和“中国经济‘首席提琴手’”的不凡风采,也可从中领略王梦奎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劳碌身影。
二进院的房主王梦恕,是我国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被誉为隧道工程泰斗,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接见。院内北厢房被辟为王梦恕生平事迹展室,存放有他的《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等著述。上房为阁楼状,建于清道光十二年,室内墙壁布有县志、村志、家谱和有关王氏家族的文字图片数据。
书屋管理人王梦醒告诉笔者,王梦奎在“兄弟书屋”揭牌仪式上曾深情致辞:“在村里创办一个图书馆,增加一个读书和活动的地方,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一文化设施我们叫‘兄弟书屋’。古人云‘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说‘兄弟书屋’是大家的书屋,是大家的共同财富,是我们共同的活动场所,所有支持和参与书屋的人,所有来这里活动的人,都是书屋的主人。”
遵此宗旨,“兄弟书屋”借阅图书一律免费,至今书屋已办了数百个借阅证,每逢双休日,前来阅读的乡亲络绎不绝。开张两年多来,书屋已接待国内外参观和阅读(借阅)者七万多人次,不少人慕名而来,写下热情的留言。笔者随便摘抄几条如下:“文无妄作,人不虚生”、“兄弟书屋铭宏旨,故宅深院见深情”、“同胞三人建书屋,典籍万卷育乡人”、“惠及故里泽被后世,兄弟书屋乡情感人”……读来令人感同身受。笔者与几位来此阅读的青年攀谈,其中一位姑娘说,她是邻村的小学教师,抽空来此读点书别有一番氛围。
我想,她所说的“别有一番氛围”,指的当不啻是“书香味”,更有三兄弟的“名人效应”和桑梓情怀吧。归途中,忽然想起刚刚在京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王梦奎兄弟三人身居高位情系故土,为丰富家乡人文化生活,主动将自家旧宅修建一新,购买、赠送图书上万册创办“兄弟书屋”,使村民足不出村便可免费阅读各类图书,实乃惠及桑梓功不可没,其情其意实在感人至深矣。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马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