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北京天宁寺塔

2011年07月25日 16:12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中国内地,有五座天宁寺。一是在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建;二是在今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宋代熙宁间建;三是在今江苏常州市内,始建于唐代;四是在今江苏扬州市城北、天宁门外,东晋兴建;五是在今浙江金华市东南角的山坡上,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建。这五座天宁寺各具特色。 北京的天宁寺,北魏孝文帝时建造,初称光林寺,隋代改称宏业寺,唐代开元年易名天王寺。辽时在寺院的后院建成高塔一座,金大定二十一年(一一八一年)改寺名大万安禅寺,元末寺院毁于兵火,只存孤塔一座。明代宣德年间重修寺院,并改名天宁寺,清代亦曾重修。天宁寺自建成至今有近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兴废,现存的最早建筑只有辽代建成的高塔,其它正殿、佛殿等建筑多为清代时所修。

  天宁寺塔为密檐式塔,全部用砖砌筑而成。塔高近五十八米,十三层,平面呈八角形,中为实心。塔底部为须弥座,座上斗栱、勾栏围成平座。平座上置两层仰莲莲瓣,构成了由须弥座、平座、莲瓣三层组成的塔座,承托着高高的塔身,厚实且稳重。塔身下部八面间隔辟有四面拱形假门,门的两侧刻有菩萨、金刚力士,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上部由斗栱挑出层层密檐,斗栱的转角斗栱及两角之间的斗栱均为斜栱的形式,保留着典型的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天宁寺塔造型秀美端庄,挺拔稳重。特别是八角形的平面近似圆形,易于减小对风的阻力。虽然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且处于北京地区春秋两季风的影响之下,仍然完好无损,为辽代砖塔的代表。

  关于北京的天宁寺,还有这样一段传说。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涅盘后,其弟子为在中原传播佛教,将一包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献给隋文帝,隋文帝颁旨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陕西法门寺塔(已经在地宫出土了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天宁寺塔均为其中之一。初建时为木塔,后辽代改建成实心砖塔。虽然塔身实心不设置楼梯,不能登塔眺望,似乎是专门用来安放佛舍利的。但是辽代与隋朝相距数百年,而且契丹族随着辽王朝的灭亡而神秘消失,这个“迷失的王朝”史记甚少,因此,天宁寺塔下是否有安放佛舍利的地宫,便成为天宁寺头号之谜。

  一九八八年,国务院确定北京天宁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二年四月,国家拨巨资修复天宁寺塔院。二○○七年七月,北京天宁寺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可以一睹著名的天宁寺塔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塑。在北京城的发源地——宣武区,以“北京建城纪念柱”为中心的咫尺范围内,聚集着世界五大宗教的众多著名活动场所:有佛教的天宁寺、法源寺,道教的白云观,基督教珠市口堂,天主教宣武门南堂,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等。专家介绍,这种“宗教文化区”现象在世界大城市中是罕见的。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王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