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宰相肚里难撑船

2011年06月22日 17:08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于开元时期的宰相姚崇、宋璟和张说三人,历来都有较高的评价。《资治通鉴》说:“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张说的名气仅次于姚宋,《旧唐书》说他“敦气义,重然诺,于君臣朋友之际,大义甚笃。”但事实上,他不仅热衷于窝里斗,还脾气暴躁,喜欢受人贿赂。在与张嘉贞同时为相时,就曾经扳倒张嘉贞,如愿以偿地成了首席宰相。但与“志操不同”的姚崇同时为相,直到姚崇死后,张说一直想陷害他,但却每次都没有成功。

  开元元年,唐玄宗想召同州刺史姚崇为相,张说就暗中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姚崇,唐玄宗知道他的毛病,不予理睬。接着,张说又指使殿中监姜皎向唐玄宗推荐姚崇去当河东总管,以阻止姚崇为相,又被唐玄宗一眼识破是张说的计谋,姜皎吓得当即叩头认罪。

  姚崇为宰相后,张说仍然不死心,竟然不顾大臣不得随便出入各亲王府的规定,去岐王府找玄宗的弟弟寻求支持。于是《松窗杂录》记载:“姚崇为相,忽一日对于便殿,举左足不甚轻利”。唐玄宗看到后问他:“卿有足疾耶?”姚崇却说:“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借此机会,他对唐玄宗告状说:岐王是皇上的爱弟,张说是辅政大臣,他秘密到岐王府去,恐怕不是甚么好事。唐玄宗最忌讳的就是大臣和皇族的勾结,于是发怒,让御史中丞李林甫按问此事,李林甫对姚崇说:“说多智谋,是必困之,宜以剧地。”认为此事应该趁热打铁,姚崇却厚道地说:“丞相得罪,未宜太逼。”于是李林甫失望道:“公必不忍耶!说当无害。”果然,李林甫“将诏付于御史”后,这人却“中路以马坠告假”了!这一拖延,张说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此事发生前不久,张说要治一个教书书生的罪,因为他与张说宠爱的侍婢私通被抓,书生却厉声说:“睹色不能禁,亦人之常情也。公贵为相,岂无缓急有用人乎?靳于一婢女耶?”张说“奇其言而释之,以侍儿与归。”这时他又出现在了张说面前,并且告诉了他面临的危险!于是张说依计让他带了“鸡林郡夜明帘”,连夜赶到玄宗妹妹玉真公主府邸。唐玄宗和玉真公主关系很好,而玉真公主与不少文人关系暧昧,估计这个书生与她也有往来,张说在玄宗当太子时,就是陪伴他的侍读,与玉真公主也是熟人。于是第二天玉真公主对玄宗说:“上独不念在东宫时,思必始终恩加张丞相乎?而今反用快不利张丞相之心耶?”结果,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充河北道按察使。张说被贬不久,又因他事牵连,再贬为岳州刺史。

  张说曾三度为相,但总是喜欢让大臣们“各为朋党”,相互攻讦。他与御史中丞宇文融、御史大夫崔隐甫都有矛盾,于是李林甫与他们共同弹劾张说,说他招引术士王庆则“祠祷解,而奏表其闾”;引僧人道岸“窥诇时事,冒署右职”;其亲吏张观、范尧臣依据张说权势,“市权招赂”等等,源干曜奉诏鞫审张说,罪状多属实。于是他蓬首垢面地坐在地上,用瓦器吃粗食,以表示“自罚忧惧”。最后在高力士:“说往纳忠,于国有功。”的回护下,玄宗怜悯他,仅罢去了他中书令职务。

  姚崇死前,预见到张说不会善罢罢休,告诫儿子们说:“其人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吾身殁之后,以吾尝同僚,当来吊。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但如果他注目这些东西,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将他喜欢的东西送给他,然后请他撰写我墓碑的碑文。得到他写的碑文以后,立即就上报给皇帝,并先将石料准备好备用,尽快镌刻。

  姚崇死后,张说果然来了,而且“目其玩服三四”,于是姚元崇的儿子们依计而行。张说甚至还在碑文中夸赞姚崇:“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存。”过了几天,果然和姚崇预见的那样:张说让人来“取文本,以为词未周密,欲重加删改”。姚崇的儿子们带他去看了已经刻好的碑,并告诉使者,此时已经上报了皇帝。听到使者的复命,张说才从心底里佩服起了姚崇,悔恨拊膺道:“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也远矣。”

  姚崇说:“凡今之人,鲜务为德,纷纶谄媚,汩没忠直。”为官者虽有才干,但如果才干都用到了巴结讨好上司、排挤他人巩固自己的权位上,又怎能做到“为政以公”?而有德有才的人,往往不仅寻求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尊重别人的尊严;无德有才的人只会嫉妒别人的才干,生怕别人遮掩了自己的存在;而无德无才的人,最喜欢做的就是毁才。张说是有大才的,虽然他终于承认了姚崇的才干远胜于自己,但他却没有真正明白:如何才是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龚敏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