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孙中山不要“万岁”

2011年06月03日 16:23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福州中山纪念堂位于福州市中山路二十三号大院内。其前身为明清贡院,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建,称为“至公堂”。清光緖三十年1904年)废除科举,改建为福建省咨议局。1932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曾在此作过重要演讲,改名为“中山堂”。1991年10月,福州市政府颁匾“福州中山纪念堂”,并列为福州市历史纪念地。1998年,鉴于这座中西合璧会堂式的古建筑历经百年沧桑已残破不堪的现状,省政府先后拨款近300万元对它进行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历时一年,使得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靑春。

  修复后的中山堂呈方形,坐北朝南,厚重的砖石外墙结构,蓝瓦翘檐的屋架,显得庄重、古朴、大气。这座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纪念堂,内有过厅、中央大堂、大小配房近20间。八根楠木立柱、梁榫和顶棚的油绘花案、罗马式浮拱都按照原先风貌予以复制保留。两尊孙中山先生铜像,分别安放在堂内外供群众瞻仰。

  1912年4月20日中午,孙中山在上海南下广州途中抵达福州马尾,福建都督孙道仁等官员在岸上恭候。中山先生准备下船时说:“刚才江面小船有‘欢迎孙大总统’、‘孙大总统万岁’的纸旗太不成话。共和国的总统卸任就是平民了,怎么还可称总统?至于‘万岁’两个字,本是封建专制皇帝硬要手下的官民称他的。我们革命的先烈为了反抗‘万岁’,牺牲了多少头颅?我如接受这个称呼,如何对得起许多先烈呢?如不取消,我不能熟视无睹,我不下船。”孙道仁连忙叫随行人员把那些纸旗都改为“欢迎孙中山先生”,这样孙中山先生才走出舱门,换乘“甲板”船到达南台岛。

  孙中山能这么冷静而正确地处理人们恭维的“万岁”,源于他“天下为公”的理想、时时想着牺牲了的革命先烈,这是孙中山先生长久赢得人民尊重的原因所在。

  孙先生在南台岛登岸后,在桥南公益社(同盟会的机关)接见了福建同盟会会员,与他们畅谈。他特别关怀黄花岗烈士遗族的情况,垂询甚详,并寄语向他们的家族慰问。随后孙先生和欢迎的同志合影,并为桥南公益社亲书“独立厅”三字留作纪念。

  随后孙中山在孙道仁等官员陪同下去福建省咨议局参加福建省军政界的欢迎大会。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现在我们虽已“恢复中华、建立民国”,但这不过是革命事业的开始,还必须依靠同志们加倍努力,才能巩固民国的基础和解决民生问题。“民生主义,以吾国此后亟宜采用国家社会主义。”他特别指出:“黄花岗闽籍十九位烈士壮烈成仁是福建人民的光荣,希望闽人能完成烈士未竟之志。”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顾俊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