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脱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15日上午在海拔3700多米的隧道口顺利贯通。墨脱人民世代被茫茫雪山所阻隔的历史终于结束。隧道贯通后,参建者在贯通处欢呼。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摄
中新网12月20日电 香港《文汇报》20日刊文说,面对西南周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和来自国内外及自然界的严峻挑战,中国决意在雪域高原打通墨脱公路,确实有战略意义。但开通墨脱公路并不是针对近邻大国,而是要早日结束墨脱“高原孤岛”的历史,使当地各族人民尽快走上致福路、小康路、文明路。应客观开放地看待,不应放大性解读。
文章摘编如下: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西藏波密县至墨脱县城公路即墨脱公路的建设新闻,引起了境内外媒体的特别关注:12月15日,该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雪山隧道,经过武警交通部队某部官兵两年多的艰苦施工,提前四个月胜利贯通,从而为全路按时开通创造了关键性条件。
北京独立军事观察家认为,面对西南周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和来自国内外及自然界的严峻挑战,中国决意在雪域高原打通墨脱公路,确实有战略意义,但这是国家安全、地方经济和藏南各族人民生活加快发展的正当需求,应客观开放地看待,不应放大性解读。
一是军事交通有了“快速路”。墨脱是目前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过去兵员进出和军事物资运输,主要靠墨脱公路便道和米林县至墨脱的骡马驿道,运输能力低,成本高,路况差,安全隐患大。观察家认为,改建墨脱公路,国家全额投资9.5亿元,足以说明国家对西藏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视,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局部战略的具体实施。
二是维边稳边有了“新动脉”。打开墨脱的公路交通,就等于新开辟一条直往藏南的通道,对于有效掌握战略主动,维护丰富自然资源、扼守战略要地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是实施高原军事工程有了“新手段”。担负嘎隆拉隧道施工任务的武警交通二、三支队官兵,在自然条件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复杂、地质灾害最繁多的条件下,克服了大雪封山、高寒缺氧、高原病频发、后勤保障难题多等重重艰难,总结创新了“主被动保温施工”办法、“台阶式开挖、半边先落底、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案和“先通过、后注浆”的治理强涌水技术,有的还是在军内外首创。观察家认为,这些新办法、新技术,对今后组织雪域高原冰川的军事工程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观察家指出,作为中国最不发达的县,墨脱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状态,以至当地干部职工的粮食、副食品供应仍是按计划供给,比内地其它地方落后了几十年。修通墨脱公路对改善当地民众的出行、信息和物流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通墨脱公路并不是针对近邻大国,而是要早日结束墨脱“高原孤岛”的历史,使当地各族人民尽快走上致福路、小康路、文明路。(妮尔砚)
参与互动(0) | 【编辑:程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