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菅直人面两难 与小泽相处成关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菅直人面两难 与小泽相处成关键

2010年09月16日 0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14日下午2时,日本民主党举行临时党大会,进行新民主党党代表的竞选。按照选举程序,两位竞选者将进行最后的竞选演说,随后立即进行投票。图为两位竞选者菅直人和小泽一郎等待选举结果。中新社发 孙冉 摄  

  中新网9月1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发表社论说,依靠着强大民意支持,日本首相菅直人成功卫冕党魁,但仍然面临着两难的境况,一方面要安抚好反对自己的小泽派议员,以保证兼顾自己的支持者和小泽人马;另外,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小泽的关系,是菅直人面临的棘手问题,这关乎菅直人内阁一系列政策能否在小泽的配合下,在国会获得通过。

  文章摘编如下:

  获得强大民意支持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前天的民主党党魁选举中,击败劲敌小泽一郎,成功卫冕党魁一职。可是,小泽仍然获得党内议员强大的支持,如果两人不能罢手言和,把手言欢,日本政坛随时还会卷起惊涛骇浪。

  在自民党执政期间有机会出任首相却推辞不就的小泽,向来奉行重实权而不务虚名的处世哲学。小泽这次之所以决定告别“影武者”的角色,从幕后走向台前,公开挑战菅直人的民主党党魁职位,问鼎首相大位,关键就在于菅直人接替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后,刻意和小泽保持距离,还重用民主党内两位反小泽标杆人物枝野幸男和仙谷由人,分别让他们出任民主党干事长和内阁秘书长这两个党和政府的要职。

  在党选前,菅直人和小泽曾经在鸠山由纪夫的斡旋下,于8月31日举行了谈判。据了解,菅直人希望小泽能退出党魁选举,而小泽提出的条件是让小泽派人马出任这两个要职,谈判因菅直人断然拒绝而破裂。

  党选结果显示,小泽仍然获得不少议员的支持,尤其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国会议员。目前,菅派和小泽派议员在国会内的实力近乎势均力敌,双方对官帽大小的要求也不相上下,菅直人在新内阁的组成中,既要照顾自己的支持者,也不能完全把小泽派人马排除在外,万一处理得不妥当,很可能会落得个两面不讨好的下场。

  除了要安抚反对自己的小泽派议员以外,菅直人还面对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小泽本人。一名菅派议员公开指出:“只能给小泽一郎一个荣誉位置。”小泽派议员却也露骨地说:“小泽虽然输了,但他没有死。党内若要团结,菅直人应当重用小泽。”

  菅直人所面对的两难困境,在于他这次是靠着挥动“去小泽”大旗才能赢得大多数党员和党友的支持,在“党魁之争”中大胜,如果安排小泽出任要职,就会让支持他的民众失望。可是,如果不给小泽相当职位的话,党内无法团结。尤其是在民主党虽然拥有众议院多数席次,参议院却是少数席次的情况下,菅直人没有小泽的合作,国会法案要过关恐怕难上加难。

  如果菅直人不愿与小泽合作,也不愿在新内阁里重用小泽派人马,曾经率领支持者集体退出自民党的小泽,极有可能重施故技,另组新党。这样一来,菅直人可能会被迫解散众议院,提早举行大选,而民主党势必会在大选后失去政权。

  有迹象显示,菅直人已经主动向小泽示好。据共同社报道,菅直人昨天和小泽举行了十分钟的短暂会谈。虽然无从判断两人是否对人事问题进行了具体磋商,但是菅直人已经计划在新内阁中让仙谷由人留任内阁秘书长,同时撤换在参院选举惨败中负有责任的党干事长枝野幸男。据分析,菅直人有意通过让仙谷由人留任向舆论展现维持“反小泽”路线的姿态,撤换另一名反小泽大将枝野幸男来安抚小泽派的不满。

  另一方面,菅直人昨日进行了日本政府2004年以来的首次货币市场干预。由于小泽在党选期间曾经表示,他已经准备好对货币市场进行干预以保证日本的经济增长不受日元持续快速升值的影响,菅直人此举被日本舆论界视为是接受小泽建议之后的入市行动。

  日本主要反对党自民党的总裁谷垣祯一已经公开放话,表示要迫使菅直人解散众议院,提前进行选举。此外,其他主要在野党也纷纷批评菅直人无能,表示不会与民主党联合组阁。面对在野党的压力,菅直人更加需要一个团结的民主党,才能有效施政。为此,菅直人除了和小泽合作,两人同舟共济以外,恐无他途。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