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深圳30年:"不特"带来挑战 要进一步去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外媒看深圳30年:"不特"带来挑战 要进一步去闯

2010年08月26日 0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26日电 深圳特区今天迎来成立30周年,30年来,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中国的第四大经济城市,深圳的发展轨迹令人瞩目。今日出版的港台及海外华文媒体高度关注深圳特区的发展,报道认为,尽管深圳仍然是中国的特区,但创新与突破已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希望深圳进行“再次改革”的呼声不断,首当其冲的,便是政治体制的改革。

  台湾《旺报》刊发《深圳的下一个三十年》的文章说,30年来,深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象征与代表,也起着加速改革步伐的重要作用。只不过,深圳在推动经济进步上的意义被突显,它在政治上曾起的作用与成果却被遗忘,需要我们将之唤醒。

  深圳曾在言论空间的开放上领先全国、深圳多年来仍不断进行政治与行政改革的尝试。日前温家宝总理的深圳讲话,说到“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而停滞和倒退最终是死路一条。这番话正把深圳特区的政治意涵又再度彰显了出来。

  过去的30年,深圳在经济改革上带动全中国,未来的30年,深圳要能在政治改革上起着同样的作用。

  《旺报》的另一则文章留意到,今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大陆中央特别送上大礼,原则同意深圳市提交国务院审查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该规划首度赋予深圳“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两大角色,拟打造“三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结构。并支持深圳产业转型,加强与香港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10年前深圳城市性质被定位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这次在《规划》中则晋升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象征其经济地位提升。

  香港中通社刊发记者余木的特稿《要进一步放权让深圳去闯》,文章说, 30年间,深圳从一个3万人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一座承载人口超过1400万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得政治体制与地缘优势之先,深圳成为中国社会变革最轰轰烈烈的一个现场,成为中国梦的发轫。

  “深圳要为我们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描绘一个蓝图,或者是更早地建立一个比较现实版先进城市的模块”。报道特别提及了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心目中的未来特区。

  在日前的一个研讨会上,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作主题发言时表示, “在如此多法律与中央部门的规管下,深圳还能不能干点事,我觉得比较难。能不能进一步放权,我觉得可能还是第二次解放思想,这个不亚于前面杀出一条血路的难度。”周天勇说,未来深圳一定要大胆试、大胆闯,而中央各部门也要放权,要让深圳有空间去试和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说,深圳的下一步发展,只能依靠更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深圳应该立足于现有的技术层次高、产业层次高和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特别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的新能源革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文《深圳“特区”不特面临新挑战》报道说,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中国的第四大经济城市,深圳的发展轨迹令人瞩目。

  不过,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制度和政策开始看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逐渐不再具备政策上的优势,特区的“不特”,给深圳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尽管30年后的今日,深圳仍然是中国的特区,但创新与突破已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希望深圳进行“再次改革”的呼声不断,首当其冲的,便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一些学者认为,深圳具备政治体制改革的市场基础,期待深圳这一层面再次走在全国前列。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