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刊文说,30年前,邓小平提出的政治经济的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现代化。30年过去了,现有的“中国模式” 究竟是否可持续发展?如何与世界对话和沟通?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崛起,究竟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正面的贡献?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崛起,这是东西方人们都在同时思考的问题。
文章摘编如下:
8月18日,是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发表30周年。30年前的这一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尤其提出党政分开、党委集体领导、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修改宪法和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等问题。
30年过去了,当年邓小平预言的矛盾和问题,今天都正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地呈现出来;而邓小平八十年代指出的“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今天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现实中,也正以不同的形式、相同的逻辑呈现出来。
30年后的今天,当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时候,尤其是当世界对日益崛起的中国感到疑虑、不安和警惕的时候,“中国模式”究竟将呈现何种面貌?现有的“中国模式”究竟是否可持续发展?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与世界对话和沟通?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崛起,究竟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正面的贡献?这些都是30年前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进程时所没有遇到,甚至也不可能预见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的伟大不但在于敏锐看到当时中国政经体制的弊端,并勇敢开启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而且他还以和平与对外开放的手段,将改革开放的使命嫁接到自“洋务运动”开始的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之中。无论是从他对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设计,还是从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设计中,人们都可以看到邓小平在他的爱国情怀、国际视野背后的历史高度和良苦用心。
但邓小平毕竟在13年前就离开了人世,他没能亲眼看到由他开启的改革开放进程,在21世纪头十年结出了中国崛起的果实,也没有看到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全新的国际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之下的中国自身改革的战略重要性。
在东方文化土壤上,中国的现代化是迄今对东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秩序唯一产生深刻冲击的趋势。因此,东方的现代化究竟能为人类贡献些什么?这是随着中国崛起,东西方人们都在同时思考的问题。
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1世纪初的今天,毛泽东当年的这句话,似乎又可以有一些新的诠释和注解。
未来若干年,中国现代化能否在制度层面找到可持续的支撑点,既保证中国现代化的持续成功,同时又逐渐向“文化”层面过渡,亦即东方现代化对人类在制度和价值层面的贡献,这将是一个更为艰巨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人们也许可以有另一些的思考。(邱震海)
参与互动(0) | 【编辑: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