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8日电 美国《国际日报》当地时间17日刊文《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烦恼”》。文章说,中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些国家对中国经济崛起,并非单纯从经济方面考虑,而带有冷战思维色彩。中国经济不断成长,可能伴随非市场因素的更加不利环境,中国对未来可能更严重的“烦恼”要有足够准备。
文章摘编如下:
《纽约时报》在16日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超过日本而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文章。该文说,由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第一季度仅为0.4%而低于预期,中国的经济将在全年超过日本。
文中也认为,虽然证明中国地位真正上升的引人注目的数据还需一段时间,但第二季度数据仍具有里程碑意义;世界其它国家对于这个新的经济大国不得不做出重新的考虑。
其实,中国经济超过日本的说法一直都有。在中国看来,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为了满足自身经济需求所做出的努力;而在其它国家看来,中国经济发展自然就增加了竞争力而可能影响本国经济。其实这没有什么,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结果。
问题是,有些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重新认识和考虑,并非是单纯在经济方面,而是具有一些冷战思维色彩。如果联系到最近和目前在黄海和南海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多年以前到现在的有关“中国威胁”的种种说法,就不得不考虑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以前所面临的那些会不会更严重了?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拉迪这样认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巨大意义。这也再次证明,作为更好地10年一部分,这是无法避免的,这就是中国经济已逐渐取代日本。在中国所在区域的每个国家,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不是美国或日本。
拉迪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情况做一点注释,这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和区域利益离不开经济利益的驱使。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对于这些区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让个别国家恼怒,变成中国的“烦恼”。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成长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现在又扳倒了日本。专家们预测,在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无论这样预测有多大的可能性,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是肯定,由此可能伴随非市场因素的更加不利环境,中国对未来可能更为严重的“烦恼”要有足够的准备,对于“烦恼”的反应,应该要找好立足点。(孙卫赤)
参与互动(0) | 【编辑: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