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2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日前刊出社论说,中国对于G2(“中美国”)的提法非常审慎,深怕成为强出头的钉子。中美两国应是相互尊重的融合,彼此认知到存有差异,但仍允许双方有战略伙伴与对话机制,同时在对彼此重大利益与关系议题上采协调合作态度,加深融合,更会对全世界经济做出正面贡献,这才是“中国因素”应有的实质与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不论您对中国的崛起抱持着怎样的态度,中国这个因素是无法被忽视的。而且一旦与中国作链接,就可能产生市场预期的溢价,同时也因着不同的链接而创造了几个不同的新字,如“中印度”(Chindia)、“中美国”(Chimerica)。其中,无疑的“中美国”是具有最多的争议,也对全球经济具有最重大的意义。
“中印度”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挟其广大的人口及快速经济成长,已成为全球潜力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市场。再加上,中国人与印度人的智慧高,如果政府能够成功把民间带上发展的道路,那么未来的发展潜力将十分惊人,也必然成为全球产品营销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
至于“中美国”这个概念,其间之冲突矛盾甚为复杂。可能还有相当多数的人不把中国和美国视为是可以配合或整合的双元强权;更多的看法还停留在中美两国骨子里更多的竞争和潜在冲突。然而,如果超越各自国家的竞合和利益,以全球的观点来看,中美两强如果能够真正携手合作,化解彼此的歧见,那么才是冷战期间美苏对峙形式的完全改观,全球也才能由对立真正走向合作。
2007年美国弗格森和舒勒瑞克两位教授,在华尔街日报合撰“中美国”一文;2008年弗格森教授又在其著作《货币崛起》一书中,再提“中美国”概念;2009年哈佛大学博士、政治与经济趋势评论专家札克利•卡拉贝尔又在其著作《超融合:中美经济合体如何决定世界繁荣》一书中,再提“中美国”的概念,同年这个名词入选纽约时报年度热门关键词。可见这个名词将伴随中美两国的融合,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的新主流。
《超融合》这本书不但从最近三四十年的历史去检视中美两国间由猜忌到接纳的过程,更以肯德基、雅芳、联邦快递等美国跨国企业如何走入中国获得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成功个案,来说明“中美国”的超融合已有坚实的微观作为基础。在金融海啸后,从八大工业国(G8),到20国(G20),到中美两国的G2,说明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很明显,再加上此次欧元区的债务风暴,预料G2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当然,中国对于G2的提法非常审慎小心,深怕成为强出头的钉子。从《超融合》作者的观点来看,中美两国应是相互尊重的融合,彼此认知到体制、实力、资源、文化、价值存有差异,但仍然允许双方有战略伙伴与对话的机制,同时在对彼此重大利益与关系的议题上,采取协调合作的态度,加深“中美国”的融合,更会对全世界经济做出正面贡献,这才是“中国因素”应有的实质与发展。
参与互动(0) | 【编辑: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