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外国人来华黑工乱象频生 需治本之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文汇报:外国人来华黑工乱象频生 需治本之道

2010年07月05日 1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5日电 香港《文汇报》5日刊文说,“洋黑工”乱象频生,中国亟待立新规。身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如何面对正从全球特别是其它发展中国家涌入的“入境流”,已牵涉到从外交到社会事务的重要课题;在外国人涌入较多的广东,有当地官员和学者都提及是否有必要设立移民局。

  文章摘编如下:

    “洋黑工”乱象频生 中国亟待立新规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广州市长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广宁和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议案,题为《关于完善外国人就业管理法规体系》。今年的广东“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外事办主任傅朗也呼吁,只有从中央层面进行统筹,才能根本解决广东的“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住、非法工作)外国人问题。

  广东省外事办涉外安全处处长罗军已从事涉外工作10多年,而他领军的涉外处是2007年从领事处分离出来的,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设立涉外机构的省一级外事部门。

  “广东地处沿海又毗邻港澳,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出现的问题也逐年增多,我们也是顺应管理事务的需要。”罗军告诉记者,随着出入境管理政策的放宽,外国人非法就业手段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趋势。他向本报记者列举出了六种外国人经常采用的在华就业方式。

  “有的外籍人士持短期签证,通过多次申请、化整为零,达到长期就业的目的;有的外籍人士在短期外语培训班中任教,时间不长变动频繁,也很难被发现;还有一些人持短期F签证,多次出入境以实现就业;更有甚者只签口头协议,不签订书面合同,以逃避法律制裁。”

  还有部分外籍人士在广东开设茶室、酒吧、英语沙龙,在其中做专、兼职教师,变相非法就业;一些持L、F签证的外国人无就业证明,以志愿者身份任教,校方提供免费食宿、旅游,无偿教其中文、书法等作为工资报酬。

  中山大学薛德升教授对外籍人士在粤就业问题颇有研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过去外籍人士非法就业活动范围以我国边境省份地区为主,目前出现向内地流动趋势。入境后在边境滞留一段时间,逐渐流至发达城市。不仅是地域的流动,还包括工作单位的变换。

  “面对诸多情况,出入境管理人员在执法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随着外国人非法就业活动范围加大和流动性的增强,管理人员发现的难度也不断加大。”

  记者了解到,在张广宁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中指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存在立法缺失、手段缺乏、机制不完备等三大缺陷。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制定《外国人就业管理法》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许可办法》,通过立法强化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加大对非法就业的打击处罚力度。

    专家倡设移民局

  本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身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如何面对正从全球特别是其它发展中国家涌入的“入境流”,已牵涉到我国从外交到社会事务的重要课题。在采访中,包括官员和学者都提及中国是否有必要设立移民局。

  中山大学薛德升教授指,从形势来看,现在还考虑是否设立移民局的问题其实已经为时晚矣。他表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产生大量就业和商业机会,这对外籍人士的吸引力非常强大。

  “在移民局或者是移民管理机构方面,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无可置疑,中国未来一定会出现世界顶级大都市,全球的大都市都有移民问题,无论是在法规和心态上,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早做准备,尽量减缓这些问题日趋严重的趋势。”

  广东外事办主任傅朗表示,外事办作为一个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单位,长期以来做了不少沟通、应急处理等工作,但明显是“治标不治本”。他认为,只有在全国一盘棋下,由中央实行统筹,才能解决广东的“三非”问题。此外,还应创新外管工作机制,现阶段可采取省政府牵头,公安、教育、工商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形式,待条件成熟后可考虑设立移民局。

  广州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也告诉本报记者,对在华外国人士的管理,涉及外交、出入境、公安等十几个部门,任何一个问题的处理都让管理方头痛不已。因此他认为,对外籍族群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智能,需要立法的支持。(赵鹏飞、敖敏辉、于滨、葛冲)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