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21日来到赵作海的家,向他深深鞠躬,再次道歉。去之前,他做好了“挨骂”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面对他的道歉,赵作海笑了:“以前的人做的错事,也赔偿过我了,满天的乌云都散了,我不再说啥了……”对赵作海的宽容,张立勇感叹地表示:“老百姓那么厚道,办错案的人应该自请更重的处罚才能心安。”(6月23日《东方今报》)
蹲了11年冤狱,赵作海因此蒙受的屈辱和损失,按理说,赔多少钱,鞠多少次躬,道几遍歉,都难以彻底弥补。可赵作海却能做到一笑解“恩仇”,让人感慨。
本来以为会“挨骂”的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对赵作海的宽容表示感叹,认为面对如此厚道的民众,办错案的公务人员应自请更重的处罚才能心安。不过,即便事后“自请重罚”,对一个真正有良知的公务人员,也只能是减轻痛感,未必能真正“心安”。面对那些由于自己玩忽职守而受到伤害,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受害者来说,曾经的加害者,怎么能心安得起来?
因此,比起事后“自请重罚”,公职人员更应做到的是事前“有所敬畏”。公职人员如果真能做到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有所敬畏,就绝不会允许冤狱发生,不会让“死者归来”才得以“沉冤申雪”的荒谬上演。
老百姓越厚道,司法、执法人员,所有公职人员就应该更谦卑,更尽心尽职,更维护公平正义,这样才能对得起宽厚的老百姓,对得起自己的衣食父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赵作海可以一笑而过,但这仅代表他个人的态度,相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决不能也跟着“一笑而过”。毕竟,作为赵作海个人,他所受到的冤屈已得到了相应的赔偿、补偿,可以说已告一段落。但是,对于相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来说,他们还要继续面对各种各样的案件,如果以为冤案已经“完满解决”,也跟着“一笑而过”,而没有深刻的自省,没有举一反三,进而织补筑牢防止错案的长效机制,那将是令人担忧的。
赵作海冤案被发现后,河南省法院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纠正补救措施,主动承当责任,积极剖析错案成因,将赵作海无罪释放的5月9日确定为“错案警示日”,开展赵作海案件教训大讨论活动,开展“纠正执法问题促进公正执法”专题教育活动等,提出整顿和改进工作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力图让各级法院系统形成长效机制,防止错案再发,“不让赵作海白坐11年牢”。这些勇担责任、知错则改、立足长效的态度和做法,无疑值得肯定,值得借鉴。而且,对比出现过类似冤狱甚至错杀已经发生却迟迟未见“善后”的少数地方,河南高院至少是有良心的。(尹平平)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