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基会代表:中国没必要为校园伤害事件尴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联合国儿基会代表:中国没必要为校园伤害事件尴尬
2010年06月17日 08:5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果有人问我为玉树捐赠的情况,我可以说出最小的细节,比如买了哪些东西,最后这些东西都到了哪些人手上,具体哪一天到达的,都可以明确回复。

  今年3月以来,全国多个地方频发的校园恶性安全事件,绷紧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在社会伤痕亟待抚平之际,儿童权益保护如何行动,儿童福利蓝图如何构建,官方与民间资源如何对接,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伴随着刚刚过去的中国首个儿童福利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驻华代表魏英瑛(缅甸)博士做出承诺,“将协助中国政府开发全方位儿童福利体系”。

  近两年来,国家民政部一直都在大力推进儿童福利工作,并把重点放在儿童的医疗保险、救助基金和大病救助方面。但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也坦言,推广儿童福利仍缺乏社会共识。

  作为一名在中国工作三年半,并长期从事儿童福利事业的联合国官员,魏英瑛如何看待在中国的儿童福利工作?联合国儿基会又如何保障每一分福利资金都用到需要的儿童身上呢?近日,南方日报对她进行了专访。

  上任时见证温总理承诺

  南方日报:近年来,中国对儿童福利事业逐步加以重视,您来中国上任后有何体会?

  魏英瑛:我是在2006年12月1日来到中国的,那天正好是“世界艾滋病日”。在我就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的第一天,就非常荣幸地见到了温家宝总理。我至今仍记得温总理那天对我讲的话:“我们要实现有关中国儿童的所有目标。”我想,这是中国政府对改善儿童状况、维护儿童权利的坚定承诺。我们在中国开展的项目规模虽然不大,但树立了良好的模式,与中国政府在过去30年合作中都很融洽。

  南方日报:中国在儿童福利上不断加大各方面的资源投入,但也存在种种的问题或不足,在这方面是否有西方经验可供借鉴呢?

  魏英瑛:我认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有良好的儿童福利体系,一般不会轻易将儿童放在福利机构中。而中国政府是垂直的管理体系,政府的各个部门都或多或少会涉及儿童福利工作,但因为没有统一起来,就会存在缺口。我们联合国儿基会正在协助中国政府开发儿童福利体系框架,让各部门之间能良好沟通。

  主要挑战在西部

  南方日报:显然,各国儿童社会福利制度都与本国的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紧密配合。那么在您看来哪些能代表中国特色?

  魏英瑛:中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说人口很多,即使是涉及百分之二人口的问题,都是很多人的事情。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计算,中国的贫困儿童约有1亿左右,占中国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另外,中国东西部地区差异很大,虽然其他国家也有地域差距,但因为人口总数少,这些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

  南方日报:这些特色给你们的工作带来了哪些挑战?

  魏英瑛:中国虽然在减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幼儿死亡人数最高的五个国家之一,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主要挑战集中在西部贫困地区,我们需要更多的帮助。

  每笔钱流向都很透明

  南方日报:联合国儿基会在华运作的资金从何而来?每年大约要花多少钱?

  魏英瑛:我们会从纽约总部获得一大块资金支持,大约是1000万美元,用来保障驻华办事处的行政管理运行和员工工资发放。另外有1500万—1600万美元是外界捐给我们办事处,比如宜家也会给我们捐款,支持我们的项目。

  南方日报:这些资金和捐助款是否都有一笔清晰的账?

  魏英瑛: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我们有严格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去年的审计就是由中国国家审计局来做的。我们每笔钱的流向都很透明。举个例子,如果有人问我为玉树捐赠的情况,我可以说出最小的细节,比如买了哪些东西,最后这些东西都到了哪些人手上,具体哪一天到达的,都可以明确回复。

  南方日报:这样严格的控制每笔资金,是否会减缓项目速度,在具体操作中造成不灵活?

  魏英瑛:形象和名誉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部分价值,所以对钱的使用也有严格的标准,有时候我们的合作伙伴也会抱怨。另外,如果我们和捐助方没有达成协议,是不会接受他们的捐款的。

  企业捐款没有“回报”

  南方日报:说到捐款,不少中国企业也都热心慈善事业,这是否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魏英瑛:我还是举例说明: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少企业为灾区提供援助,也有很多企业领养孤儿。但是其中一些企业在领养完后就把孩子们送到了孤儿院,虽然能让他们生存下来,但这样的做法和我们所期望的尽量让孤儿和亲人在一起的原则是相违背的。后来中国政府马上出台了禁令,禁止这样领养孤儿。所以说履行社会责任也要遵守政府相关规定、原则和标准。

  南方日报:企业如果捐款给国内的慈善组织,可以享受税前列支抵扣的优惠政策,为何儿基会却没有这项优惠。

  魏英瑛:在其他国家,企业向儿基会捐款都会有税款抵扣,但在中国不行,因为在这里我们被定位为国际机构,没有办法享受此项待遇。另一方面,纽约总部分配的资金也是在逐步减少,非常遗憾,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缩减在华项目规模了。

  南方日报:没有这项优惠,在国内的融资和劝募会不会有难度?企业捐款给联合国儿基会,是否没有任何的回报?

  魏英瑛:只能说会增加筹款难度。至于说回报,这要取决于企业捐款的动机。如果真的想看到自己的钱用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帮助儿童,在我们这里能获得非常清晰的报告。如果只是为了获得税款抵扣的话,恐怕在我们这里就得不到什么了。

  儿童福利法出台需要很长时间

  南方日报:中国目前仍缺乏一部对于儿童相关权利与问题做出完整正面规定的儿童福利法,这是否会造成不利影响?

  魏英瑛:中国已有一些和儿童福利相关的政策法规,此外2007年中国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的修订让它更符合《儿童权利公约》的原则。去年中国政府规定农村妇女享有住院分娩补贴,这对儿童来说是非常好的事。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法,但我们正在协助中国政府,提供技术支持。

  南方日报:制定这样一部法律,需要多长时间?

  魏英瑛:这样一部法律的出台是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因为其中涉及到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明确定义脆弱儿童指的是哪些人,需要获得哪些法律保障和服务。即使像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在立法过程中也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另外资金也是一个问题,但只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最终困难都会得到解决的。

  校园伤害事件,中国没必要尴尬

  南方日报:对中国留守儿童问题,您怎么看?

  魏英瑛:留守儿童不是中国特有的,其他国家也有,但数量不多。在中国,平均每6个孩子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大约总数达到了5800万人。我们在江西的一个村子做了项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比其他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出现意外伤害的比例要高。而且他们时常感到孤独,这是一个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南方日报:在儿童安全方面,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您持什么态度?

  魏英瑛:校园伤害事件是大家都很关注的,据我所知,国际社会在报道事实而不是指责。我认为中国没必要感到尴尬,这样疯狂的人在任何国家都是有的。即使是学校本身环境安全,在上学路上也有可能发生意外,是不可预测的事情。●南方日报驻京记者杨春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