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早晚高峰轨道交通客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北京市发改委表示将开展轨道交通票制票价研究,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市民出行。今年初,有市政协委员建议,每个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时段,即6点30分—8点30分和16点30分—19点,对购买车票的人群(不含持交通卡人群)提高车票价格,如每张票价5元至6元,以便通过价格手段引导旅游购物等人群避开上下班高峰时段出行。(6月9日《京华时报》)
自2007年10月7日起,北京市轨道交通全路网实行单一票制,票价为2元/人次。据测算,相对以前的票制票价,80.2%的乘客平均每人次减少支出1.3元。北京地铁的“一票制”,曾被视为“共享发展成果”标本,内含公平元素。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产品,以降价的形式“拥抱”市民,既体现了“公交优先”的战略,又折射出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及公共财政的公益与共享属性。据悉,2009年北京轨道交通出行比例比2006年提高了15%。
北京地铁“全程2元”的物质基础是北京市政府财政年增加支出将达10亿元左右。北京市民与在京来京的外地人“喜欢”乘坐地铁,这本身是件好事,能够缓解整个城市的交通压力,并取得类似于“无车日”的“减排、环保”效果。尤其是“共享公共财政”的效果已超出金钱的价值,除了直接的经济受益,更多的是社会受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城乡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当然,通过轨道交通出行的人多了,难免会造成拥挤,也会带来安全隐患。这是客观事实,不能回避。但是,要解决拥挤问题,用提高票价来引导出行,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很难解决实质问题。更何况,如果只针对上下班高峰时段购买车票人群实行“高票价”,恐有对无交通卡人群“歧视”之嫌,与地铁的“共享性”背道而驰,让地铁的公平性偏出轨道。提供价廉物美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地铁涨价,即便达到“预期目的”,也可能丢失更多的东西,受伤的怕还是工薪族。(王旭东)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