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全文)(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全文)(5)
2010年06月07日 09:1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五章礼节

  第一节军队内部的礼节

  第七十四条军人必须有礼节,体现军人的文明素养,促进军队内部的团结友爱和互相尊重。

  第七十五条军人敬礼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着军服戴军帽或者不戴军帽,通常行举手礼。携带武器装备不便行举手礼时,可以行注目礼。举枪礼仅限于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用。

  第七十六条军人之间通常称职务,或者姓加职务,或者职务加同志。首长和上级对部属和下级以及同级间的称呼,可以称姓名或者姓名加同志;下级对上级,可以称首长或者首长加同志。在公共场所和不知道对方职务时,可以称军衔加同志或者同志。

  军人听到首长和上级呼唤自己时,应当立即答“到”。回答首长问话时,应当自行立正。领受首长口述命令、指示后,应当回答“是”。

  第七十七条军人在下列时机和场合的礼节:

  (一)每日第一次遇见首长或者上级时,应当敬礼,首长、上级应当还礼;

  (二)军人进见首长时,在进入首长室内前,应当喊“报告”或者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以进入并向首长敬礼;进入同级或者其他人员室内前,应当敲门,经允许后方可以进入;

  (三)同级因事接触时通常互相敬礼;

  (四)在室内,首长或者上级来到时,应当自行起立;

  (五)营门卫兵对出入营门的分队、首长和上级应当敬礼,分队带队指挥员、首长和上级应当还礼;

  (六)卫兵交接班时,应当互相敬礼;

  (七)军人受上级首长接见时,应当向首长敬礼,问候“首长好”;

  (八)上级首长到下级单位检查工作离开时,送行人员应当敬礼。

  第七十八条军人不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一)在实验室、机房、厨房、病房、诊室等处工作时;

  (二)正在操作武器装备和位于射击、驾驶位置时;

  (三)进行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时;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五)在浴室、理发室、餐厅、商店时;

  (六)着便服时;

  (七)其他不便于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第七十九条分队在下列时机和场合的礼节:

  (一)分队在行进间相遇,由带队指挥员互相敬礼;遇见首长和上级,由带队指挥员敬礼;

  (二)分队在停止间,当上级首长来到时,带队指挥员向分队发出“立正”口令,尔后向首长敬礼和报告(报告词示例见附录四);当上级首长两人以上到场时,应当向职务最高的首长敬礼和报告;当职务相当的首长先有一人在场,对后到的首长只由本分队在场职务最高者向其敬礼和报告;

  (三)未列队的分队,不论在室内室外,当上级首长来到时,由在场职务最高者或者先见者发出“立正”口令(当人员处于坐姿时,应当先发出“起立”口令),并由在场职务最高者向首长敬礼和报告。

  第八十条分队在下列不便于敬礼并报告的时机和场合遇见首长时,只由在场职务最高者向首长敬礼:

  (一)在就餐、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时;

  (二)在演习、实弹射击中和行军休息时;

  (三)在修理间、停机坪(机库)、船坞(码头)、车场、炮场、机械场等处进行作业时;

  (四)其他不便于敬礼并报告的时机和场合。

  第二节军人和部(分)队对军外人员的礼节

  第八十一条军人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人民群众和外宾接触时,应当讲文明,有礼貌,遵守下列规定:

  (一)进见和遇见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应当敬礼;

  (二)与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同志接触时,对比自己职位高的应当敬礼;

  (三)遇见军队首长陪同的来队外宾时,对比自己职位或者军衔高的应当敬礼;

  (四)参加外事活动与外宾接触时,对比自己职位或者军衔高的应当敬礼。

  第八十二条分队遇见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有军队首长陪同的外宾和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同志的礼节,按照本条令第七十九条规定执行。

  第八十三条本条令第七十八条、第八十条的规定适用于对军外人员的礼节。

  第三节其他时机和场合的礼节

  第八十四条升国旗时,在场的全体军人应当面向国旗立正,着军服的行举手礼,着便服的行注目礼。奏唱国歌时,应当自行立正;着军服参加外事活动,听到奏国歌时行举手礼。

  第八十五条授予军旗、迎送军旗和阅兵时的礼节,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的规定执行。

  第八十六条军人和部(分)队参加涉外活动,或者出国执行任务时,应当坚持礼仪对等原则,遵循相关国际惯例和有关外事礼节的规定。

  第八十七条舰(船)艇上的礼节和有关仪式,按照有关条令、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军人着装

  第一节着装的基本要求

  第八十八条军人应当按照规定配套穿着军服、佩带标志服饰,做到着装整洁庄重、军容严整、规范统一(着装序号见附录五,军服的配套穿着和标志服饰的佩带见附录六,标志服饰的缀钉方法见附录七)。

  军人退出现役后,参加国家和军队组织的重大纪念、庆典活动,通常着便服,也可以按照活动组织单位的要求,统一着退役时的军服,佩带国家和军队统一颁发的徽章。

  第八十九条季节换装的时间和着装要求,通常由警备工作领导机构统一规定;驻地无警备工作领导机构的,由师(旅)以上单位首长确定。

  第九十条军服以及标志服饰不得变卖,不得仿制,不得擅自拆改或者借(送)给非军人。军人退出现役时,应当将标志服饰上交。

  第二节礼服

  第九十一条军官参加下列活动,应当着军官礼服: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总部组织的建党、建军、国庆等重大纪念、庆典活动;

  (二)晋升(授予)军衔仪式;

  (三)授予军旗仪式。

  第九十二条军官参加下列活动,可以着军官礼服:

  (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大会;

  (二)全国、全军英雄模范表彰大会;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的重大庆典活动;

  (四)军区级以下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庆功表彰大会、重大纪念活动;

  (五)外事活动。

  2人以上参加前款规定的同一活动,应当统一着装。

  军官结婚举办仪式、与家人合影,可以着军官礼服。

  第九十三条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官兵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时,应当着仪仗队礼宾服。总部组织的外事活动的礼兵,驻香港部队、驻澳门部队重大迎外任务的礼兵,总参谋部确定的执行其他重要礼仪任务的礼兵,可以着仪仗队礼宾服。

  第九十四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员执行司礼演奏任务时,应当着军乐团礼宾服;其他时机和场合不得着军乐团礼宾服。

  其他人员不得着军乐团礼宾服。

  第九十五条文工团演员执行演出任务时,通常着文工团演出服;其他时机和场合不得着文工团演出服。

  其他人员不得着文工团演出服。

  第三节常服

  第九十六条军人在日常工作、学习、集体生活时通常着常服。

  第九十七条春秋常服,通常在春季、秋季穿着;夏季在不便着礼服的重要场合,冬季驻南方地区的部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穿着。海军军人着春秋常服时,由师以上单位确定统一着白色或者藏青色春秋常服。

  第九十八条夏常服,通常在夏季穿着;春季、秋季驻南方地区的部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穿着。海军军人通常着全白色夏常服,也可以由师以上单位确定统一着上白下藏青夏常服。

  着夏常服时,通常戴贝雷帽,卫兵执勤、大型集会、军以上单位工作组下部队时可以戴大檐帽(卷檐帽),不系领带,不扣领扣,下摆扎于裤(裙)内;着长袖夏常服时,应当扣好上衣袖口、袖衩钮扣。戴贝雷帽脱帽后不便放置时,可以置于左肩袢下。

  第九十九条冬常服,通常在冬季穿着;春季、秋季驻寒区的部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穿着。

  着冬常服或者制式毛衣(绒衣)时,可以统一外穿常服大衣或者作训大衣。

  着冬常服、常服大衣时,通常戴常服大檐帽(卷檐帽),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由团以上单位确定戴冬帽。

  穿军官常服大衣时,可以围制式围巾。围巾置于大衣领内,竖向对折,折口朝下围于脖领处,围巾上沿高于大衣领不得超过3厘米;围巾折口在衣领前交叉,男军官的左压右,女军官的右压左。

  冬季在室内非集体活动时可以外着制式毛衣(男军人内着制式衬衣、不系领带、不扣领扣)、绒衣。

  第一百条着常服参加执勤、操课、检(校)阅或者携带武器、战斗装具时,通常扎外腰带(扎于最下方衣扣与上一衣扣之间,着夏常服时扎于内腰带外侧)。

  第四节作训防护服

  第一百零一条军人在作战、训练、战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体力劳动时,应当着作训服。师以下部队在日常工作、生活时可以统一着作训服。军以上单位机关工作时间在营区内,也可以统一着作训服。

  第一百零二条着夏作训服时,通常不扣上衣第一粒钮扣,可以将衣袖上卷(穿着前,先将袖子向外翻卷至腋下缝处,然后将袖口以外部分向外翻卷至与袖口接缝处,再将袖口下翻盖住翻卷部分),扣好钮扣,迷彩图案或者袖口正面外露。

  穿作训大衣时,应当扣好钮扣;使用风帽时,可以取下绒领;不使用风帽时,取下风帽。

  着作训服参加执勤、操课、检(校)阅或者携带武器、战斗装具时,应当扎编织外腰带,扣紧袖口钮扣,统一穿作训鞋或者作训靴(裤口扣紧、塞入靴内),其他时机也可以统一穿制式皮鞋。

  第一百零三条各类专用防护服,应当按照服装功能和任务需要配套穿着。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