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0家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向海内外发布《“海聚工程”2010年人才引进专项工作计划》,共设529个岗位,其中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共215个。这些岗位主要分布于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中新社发 陈晓根 摄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题:胡鞍钢:中国将从人口大国成为人才强国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6日向社会公布。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知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建设人才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对中国来讲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研究测算,这一目标也是切实可行的。
胡鞍钢说,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人才总量有可能增长80%,由2007年的1.04亿增加到2020年的1.8亿;全国主要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从事研究职业人员都将翻一番,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指全社会教育、卫生、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明显提高,人才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在他看来,中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经济、社会、政治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还具备了难得的、良好的国际环境条件:
首先,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空前统一的、巨大规模的、比较公平的、充分流动的、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机制,为绝大多数人才提供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大舞台。
其次,中国教育迅猛持续的发展,主要指标已居各发展中国家前列,正在逐步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为“人人成才”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和社会环境。
第三,中国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人才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加速了人才队伍规模的扩大,提升了人才队伍质量,形成了不同层次人才结构的新格局。
第四,中国吸引国际人才的亲和力、影响力越来越显著,当中国先后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多元文化中心之一、世界服务商提供者之后,必然加速吸引并聚集全世界的各类优秀人才。
胡鞍钢说,中国正在酝酿的是一个大战略,由“战略三角”组成,包括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只有人才兴旺,国家才能真正兴旺。”胡鞍钢说,一个多世纪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而所谓“少年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的变迁,“少年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兴旺。
他表示,过去30多年来,世界所惊叹的“中国奇迹”能够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投资世界最多人口的人力资本,解放世界最多劳动力的生产力,发挥世界最多人才的创造力。
胡鞍钢说,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要求,中国颁布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世界人才资源大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这将对国内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也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的反响。(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方灿】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