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从“人口”转向“人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从“人口”转向“人才”
2010年06月06日 1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2日,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及相关部委领导出席会议并为优秀科研人员及团体颁奖。作为中国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正在酝酿出台多项举措,以更加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海外将帅人才。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5月11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0家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向海内外发布《“海聚工程”2010年人才引进专项工作计划》,共设529个岗位,其中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共215个。这些岗位主要分布于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中新社发 陈晓根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题:“中国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从“人口”转向“人才”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6日向全社会公布。这份规划纲要在序言中开宗明义,指出“人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参与了“纲要”制定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谁抢占了人才培养、吸引和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赢得未来。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

  王辉耀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廉价而又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大军,是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构成因素。这一模式为中国带来的成就已举世瞩目,但其需要修正的缺陷也日渐明显。不少研究者开始质疑,低价劳动力付出、低附加值、低端产业增长、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中国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局面,“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迟早会失去。王辉耀说,如果继续维持低价劳动力付出的发展模式,中国呼吁了多年的“内需经济”和“转变发展方式”就无法实现。

  “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只能是让‘中国模式’在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从‘人口’转向‘人才’,对现行‘中国模式’进行修正,进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打造创新型国家。”王辉耀说。

  另一位参与人才规划纲要编制的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也是奠定未来中国国际强国地位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高端竞争,前提和关键就在于中国是否拥有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人才队伍,能否切实确立人才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地位,确立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王元表示,近年来,在不断加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升级、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趋紧的新形势下,中国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但难以维继,而且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主要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缺乏在高端竞争、获取高额利润率的能力,这极大限制了中国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着眼于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包括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

  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说,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规划,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制定了培养开发措施。

  人才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首席专家、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纲要编制过程中始终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规划,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中国的人才结构。

  杨伟民说,确立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政府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政府的一项承诺。确立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不能停留在难以检查和考核评估的空洞口号上,既要有包容性和原则性较强、内含丰富的总体性目标,也要有易检查、可评估、能考核的具体的定量指标。比如,既要人才总量扩大这种原则性、总体性的目标,也要有能体现人才规模扩大多少、发展增长的具体指标,这样,才能使这种目标有一定的约束力,在工作中有切实可行的抓手,人才发展的目标才不会落空。(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