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两周年:甘肃白水江大熊猫生活状态良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汶川地震两周年:甘肃白水江大熊猫生活状态良好
2010年05月12日 14:18 来源:兰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的日子。为及时掌握区内野外大熊猫春季活动情况,进一步做好保护和研究大熊猫工作,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日前派出野外调查工作队,驻扎在原始森林中针对106条大熊猫调查路线进行野外调查。经过20多天的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刚刚结束的春季野外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白水江保护区的大熊猫生活状态良好,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竹子种类多且资源量大,能满足大熊猫长期采食的需要,不会影响大熊猫食源安全。伴生动物对大熊猫的威胁很小,但人为活动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有一定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人员共发现大熊猫痕迹点83处,其中粪便66处,食迹10处,卧穴5处,足迹2处。通过对本次调查资料的分析汇总,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活动区域海拔为2000米到2500米的坡地,大熊猫对凸坡的选择最多,更喜欢西北坡、东北坡、南坡、西坡,以20—40度的坡度活动最舒适。

  本次调查发现,有竹子分布的地方有464个,占被调查总数的72.8%。其中缺苞箭竹最多。在碧口保护站李子坝道宝沟一碗水、石门洞等区域发现缺苞、青川箭竹有零星开花现象,但箭竹开花枯死竹实生苗长势良好;上年度让水河保护站辖区的胡顺沟海拔1700米以上曾发现有龙头竹有零星开花现象,但在这次调查中此区域未发现有新开花现象,竹子更新好;在其它保护站均发现有零星竹子开花枯死现象,但更新好,不会影响大熊猫食源安全。

  人为干扰是对野生动物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人为活动对该保护区野外大熊猫干扰的种类主要有采药、打野菜、放牧、盗伐、盗猎、取石、公路等,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依然存在。

  受“5·12”汶川地震及余震影响,各基层保护站辖区内社区居民房屋损毁严重,各地重建任务繁重,虽然灾后重建房屋结构有所改变,但仍有部分农户进林盗伐,从整个人为干扰来分析,保护区东部好于西部,盗伐比较严重的是白马河保护站、岷堡沟保护站。人为干扰多数发生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内,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影响不大。

  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华梨告诉记者,调查结果显示,白水江保护区的大熊猫生活状态良好,是一个年龄结构正常的大熊猫种群。(记者 韩成斌)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