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民众的心理变迁:重亲情 盼平静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汶川民众的心理变迁:重亲情 盼平静
2010年05月12日 1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汶川地震过去两年了,我们依然用镜头和文字,关注新生面孔、重建变化背后那失焦的人群,他们捱过日复一日的平凡、清苦,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过程。 中新社发 陆欣 摄


 

    汶川地震过去两年了,我们依然用镜头和文字,关注新生面孔、重建变化背后那失焦的人群,他们捱过日复一日的平凡、清苦,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过程。 中新社发 陆欣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成都5月12日电 题:汶川民众的心理变迁:重亲情 盼平静

  作者 刘贤

  新楼林立、新路网织,在两年后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除了刻意保留的地震遗址,曾经疮痍满目的土地已焕然一新。经历了难以承受的“震痛”后,逐渐走出地震阴影的灾区民众,目前心理现状如何?记者带着这一问题走访了灾区。

  北川人:亲情最重要,不愿外出工作

  “地震时北川老县城遇难人数超过2万,妈妈就是其中之一。”年仅25岁的美女李沙红了眼圈。与爸爸相依为命的她,震后在北川新县城建设规划展览馆当解说员。“不想到外地工作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比较好。”李沙微笑着说。和李沙一样想法的人,在灾区大有人在。

  同在国殇之地北川工作的王官伦说,灾难使90%以上的家庭都不再完整,也改变了很多北川人的思想、命运。

  地震让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失去父亲,也让他认识到“人生在世亲情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还是处处充满温暖,国家的强大在面对灾难时发挥出的作用”。

  基层官员:心理失衡,盼望平静生活

  王官伦震前是位小学校长,震后奔回老家北川救援的他成为县政府的一名宣传干事。据介绍,重建工作千头万绪,没有模板与程式可供参考。许多基层官员工作压力极大。

  王官伦说,“许多干部对地震时恐怖的情形难以忘记”,至今害怕“隆隆”的声音,对余震感到恐慌。“去年,一位干部在余震来临时,从二楼跳下,造成重伤。”

  “其实,我们也是受灾群众啊。”不少基层官员心有苦衷,“为了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干部有些方面享受不到和普通灾民同等的政策”,“还要忍受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责难和精神刺激”,造成官员们心理不平衡和情绪化。

  但也是这些委屈抱怨的基层官员们,两年来几乎没有节假日地工作着。“虽然政府出台政策强制休息,但是没做完的工作总得要做。”王官伦说,“每当看到新县城,我们总会涌出期盼。希望灾后重建早点完成,希望恢复过去安稳、平静的生活,有我们自己的星期天。”

  援建者:从焦躁到骄傲,援建成为事业

  在灾区这片土地上,来自中国各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援建者们同样夜以继日工作在第一线。

  浙江省援建青川县教育园区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董升忠说,接到援建任务时,压力很大。在实地看到青川县“比想象中更加凄凉的生活和建设条件”后,心里更加焦躁,最初甚至经常与当地官员在工作中大声争吵。

  “但几个月后项目基本成形,浙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得到当地干部的认同和佩服,甚至连当地农民都会说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话,让我们倍感骄傲和光荣。”董升忠笑着说,“与当地人的鱼水情深让我们觉得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援建,而是为自己的事业而全心投入。”

  青年志愿者:心情很微妙

  与肩负巨大压力的援建者不同,青年志愿者们是怀揣一腔豪情奔赴灾区的。

  秦报2008年7月从武汉到四川,至今坚守在震灾区汉源。他说,初到汉源,看到当地人没有紧张自救,反而在街边小店喝酒到深夜,“不能理解,热情也化为失望”。“工作后渐渐了解到老百姓的所思所虑就能够平淡地看一切了,即使是遇到‘扯皮’等麻烦。”秦报说。

  再过1个多月,秦报的志愿生活就结束了。“心情很微妙。”他说,“这里周围全是高山,没有树,光秃秃、干巴巴的。时间一长就有种无形的压抑,想着‘赶快走了吧’。”

  “但是,离开前我一定要把曾经走过的每个地方再看一遍。”秦报的声音有些激动,“我熟悉这里每个角落,看着它从孤零零的两三栋房子,变得楼房林立,路桥通行。曾经的荒山,现在霓虹璀璨……在这儿的经历甚至改变了我的思维角度,今生再不会有。”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