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被悲伤笼罩的春天。
2008年春天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大地留下的伤痛尚未抚平,仅仅两年,还是在春天,大地的又一次痉挛让青海玉树瞬间成为废墟。
当灾难再次来临,中国人民再一次选择了坚强面对。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玉树州孤儿学校九年级上课的板房教室,一笔一画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12个大字。
这句话,不是憧憬,不是梦想。最近,记者先后3次踏上四川大地,亲眼看到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一度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如今已旧貌换新颜,而最美丽的风景就是那一处处崭新的校园。
新建学校“现代化”程度远超北京上海
在四川地震灾区的大地上,我急促地行走着、张望着、寻找着。
一个周一的清晨,我站在都江堰市顶新新建小学的一角,看集合在操场上的上千名少先队员将手举过头顶,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庄严地行队礼。新建教学楼的外墙上,镌刻着温总理亲笔题写的五个红色大字——“祖国的花朵”。
新建的平武县平通镇初中坐落于群山之中,白墙青瓦、具有羌族民居特色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依山而筑,半山腰中刚刚修好的塑胶体育场红绿相间,分外醒目,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系在铁栏杆上的大红横幅迎风摆动,新学期开学典礼刚刚在这里举行。
由济南军区捐资亿元修建的北川县擂鼓八一中学,庭院式的校区淡雅别致,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餐厅,还有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一应俱全。放眼看去,比邻而建还有同样漂亮、现代的镇小学、镇幼儿园。
“哇!这些学校真是建得太漂亮了,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许多学校也未必有这儿建得好!”这不是一个人的感慨,但凡来地震灾区参观、采访、考察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惊叹。
“5·12”汶川特大地震刚刚发生之后,迅即赶赴地震灾区的中国青年报记者曾在现场留下了这样的镜头和文字:
年轻记者程刚在通讯《平通没有眼泪》(2008年5月16日《中国青年报》2版)中写道:
在平通镇初中,记者看到,除了一栋学生宿舍楼,主教学楼和教职员工宿舍已经全部坍塌。这所中学目前已经找到遇难学生遗体109具,教职工遗体5具,失踪学生人数不明……
平通镇中心小学目前已找到遇难学生45具,伤者人数不详。记者在学校看到,四年级一班教室里,学生的书本和文具还摆在课桌上,很多学生的外套和书包挂在椅子上。教室墙壁上有长达几米的裂缝,课桌上堆着厚厚的灰尘。
著名摄影记者贺延光在《坚强中的悲伤时刻》(2008年5月28日《中国青年报》10版)中回忆道:
这是我第二次到都江堰。十几年前,在成都开会时曾到此一游,我为七八岁的儿子以盛开的油菜花为背景按动快门,留下了他童年最快乐的一次记忆。今年5月14日,还是这片土地,我镜头里的新建小学,本应是学童们的快乐天堂,顷刻间,竟变成了埋葬他们的人间地域。
地震当天,都江堰新建小学在校学生680多人,逃出350人,先后救出50多人,其余的均埋在残垣断壁之中。
还有那些因“5·12”地震而举国闻名、举世闻名的——北川中学、聚源中学、东汽中学……
时间刚刚走过两年,还是这所平通镇初中、还是这所新建小学,还是……在地震的废墟上又生长出这么多的崭新学校,据不完全统计,仅绵阳市一个地方需实施恢复重建的学校就有751所,如今已竣工652所。
受损最严重、由中国侨联援建的北川中学也将在今年5月12日正式竣工。这不是人间的奇迹是什么?
“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学校每一个角落
“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很多农村的学校都破破烂烂,有时上面下拨一点经费也只能做些最简单的修修补补,无法进行根本性改善。这次灾后重建,学校建设是重中之重,我们一步跨过了20年,成为当地最坚固的建筑,最美丽的风景。”陪同我们采访的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倪波说。
地震,以大自然的力量地摧毁了低水平、低标准的校园建筑,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学校建筑应该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思考。
曾经有人错误地认为,现代化校园的标志是大楼。其实,作为人员密集的学校,校园安全是最重要的,学校设计一定要考虑到,一旦危机发生,如何让学生尽快疏散。因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小学建筑往往不是高耸入云式的,而是扁平式的。
如今的擂鼓八一中学,教学楼结构抗震按8度设防,构造抗震按9度设计。精巧的地方还在于,学生可以从一楼、二楼两条通道直接疏散到平地。而且楼和楼之间都由廊桥连接,下雨时,学生不用淋雨就能自由来往。考虑到残疾学生的需要,还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残疾学生依靠轮椅就可以上学。
在学生的单元宿舍,以人为本的细节处处可见。
以个人学习、生活为独立单元的高低床,下面是学生的学习空间,上面是学生休息的床铺,楼梯一般直立于上下床板之间。新设计的楼梯向外移出,在地面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型,而且楼梯的每一层横断面上都贴有一个小小的椭圆型的防滑贴。
每介绍一处,作为新学校“向导”的擂鼓八一中学校长陈仕斌都高兴得笑不拢嘴。
从感恩开始,从文明习惯开始,从教育观念转变开始
安县沙汀实验中学一名女学生创作了这样一幅水彩画:
一个穿着蓝色连衣裙,扎着翘翘辫的小女孩抬头仰望着面前的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鸟巢,里面有一个鸟妈妈和四个鸟宝宝,鸟巢上方的树枝上,挂满了无数用粉红色爱心做成的项链。
画的空白处写着一首小诗:一棵充满爱的树。
辽宁人民是鸟妈妈,
我们就是鸟宝宝,
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使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都江堰顶新新建小学的门前左侧,竖立着一座顶新小学校园重建纪念碑。碑文上写着:
本校原名“都江堰新建小学”,始创于公元一九七九年九月,原校址在灌口镇建设路。“5·12”地震后,台湾顶新集团奉献大爱,捐资2000余万元,铸造此先进新校园。原新建小学、紫东街小学师生迁此就读。全兴工业(中国)公司奉献桌椅家具,华硕电脑公司捐赠电脑设备,佛山南海振智公司贡献厨房设备,和成(中国)公司馈赠卫生洁具。值此校园落成之际,勒石立碑,永志铭记。
这就是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地震发生之后,亿万双眼睛注视到这里,温暖的大手伸向这里,不止是辽宁、上海、台湾,还有整个世界。
生活,其实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新校园,带来的不仅是环境变化,学生的人生态度也在渐渐出现细微变化。
“我们是在空白地带建起的一所新学校。学校建设工程是按三期完成的。当第一期工程完工以后,我们部分同学就已经入住了。同学们亲眼看到在辽宁援建工人的努力之下,校园一天天地变得漂亮起来,参与了灾后重建的过程,见证了校园变化,这种现实教育是别的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安县沙汀实验中学肖华校长非常高兴同学们开始懂得了如何感恩。
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的发现就更多、更细致了。“新校园建好以后,我发现同学们的文明习惯好多了。他们害怕桌椅碰坏了、碰脏了洁白的墙壁,就自觉地把桌子往教室中央移一点;卫生习惯也好多了,整理宿舍卫生,不随地乱吐乱扔。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面对陌生人,学生们变得大方起来,学习的态度和自觉性也比过去强多了。”
物质的重建是容易的,精神的重建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感到,现在学校硬件的条件完全可以与一流的学校媲美,但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上,在学生个性化培养上,还需要探索一条适合这些经过地震灾害的孩子成长的路。“既然活下来了,就要活得更好。” 本报记者 谢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