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对口援建汶川 广东重视当地可持续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通讯:对口援建汶川 广东重视当地可持续发展
2010年05月12日 0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广州5月11日电 题:对口援建汶川,广东重视当地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记者 邓卓明

  在汶川地震发生两周年、对口援建工作开展仅一年多时间的今天,震中汶川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一些农村居民家庭入住永久性住房;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恢复并有了较大提升;援建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藏羌特色建筑俯拾皆是,羌禹文化得到传承和进一步挖掘……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对口援建工作组组长陈茂辉今日对记者表示,从广东省的援建工作看,恢复重建不只是简单的恢复原貌,而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解决好民生问题,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合一起。

  据介绍,目前,广东省已确定的82亿元对口支援汶川县恢复重建资金总量中,安排民生项目资金约占80%。除映秀镇因规划原因重建起步稍晚外,广东省对口援建汶川县各项“交钥匙”项目已基本完成。

  但广东的援建并不仅仅满足于此,“多点培育,全力扶持,推动汶川产业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广东援建汶川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亮点。

  在援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广东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质,注重恢复和传承汶川的藏羌风貌和羌禹文化,打造地震纪念体系,恢复和发展汶川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打造三江乡国家级4A景区和映秀镇国家级5A景区,支持漩映地区农业环线游项目,建设水磨镇禅寿老街、绵虒镇大禹祭坛、三江乡“水乡藏寨”、龙溪乡“羌人谷”,恢复威州镇布瓦村黄泥碉群、雁门乡萝卜寨,发展卧龙特区的“农家乐”,打造以映秀和威州地震遗址为主的地震纪念体系等。

  陈茂辉说,“从重建一开始,广东就考虑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正在打造的几个重点镇,水磨、映秀、三江等。从规划上就是这样定位的。我们想通过发展旅游来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他相信,今后的映秀有望成为国际旅游名镇。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朱耀忠表示,在完成硬件任务后,就要通过软件来提升汶川当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广东是全国旅游客源第一大省,四川省的旅游资源也很有特色,这次汶川地震以后,在建设过程当中,特别是震中的景观,地震的文化,给当地的旅游元素注入了新的内容。今后广东省旅游部门将组织旅行团到汶川去考察,开辟一些旅游专线。

  广东的援建工作还大力支持当地发展特色农业。如支持阿坝羌芽产业基地修复改造,使其茶叶产量达到震前的6倍,实施生态养猪扶持项目、猕猴桃、中草药、花卉基地等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陈茂辉说,广东根据震后汶川土地空间和环境空间进一步收紧的实际,重点扶持灾后产业异地重建的“广东-汶川工业园”,扩建漩口工业集中区。配合汶川制定招商引资政策,促成汶川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招商签约金额累计超过40亿元。至今年4月底,已有8家川、粤、港、台的企业落户汶川,总投资约23亿元;其中共有5家投资超亿元企业进入“广东-汶川工业园”,预计年底会实现投产。

  “工业园区建好以后,估计可大量吸纳汶川的富余劳动力,初步估算汶川总人口10万,富余劳动力大概有2万人,工业园区能够吸纳2万富余劳动力,汶川就能够实现户户有就业。”陈说。

  “房子建好了,老百姓的生活怎么过,各种设施建成后,城镇如何有效管理?”这是后援建时期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为此,广东与当地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双方签署的《粤汶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技术援助、管理援助、产业合作、干部培养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巩固援建成果。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