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气象台再度回应对“5·7”广州特大暴雨的气象预报质疑: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对于5月7日的暴雨预报,广东省气象台昨天再次回应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与暴雨预报量级和预报提前量有关。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比喻说,预报天气就和医生诊病过程是相似的,同样一种病有些容易判断,有些成因非常复杂,既有临床的,还有医理的。同样是大暴雨,昨天起全省范围的这场暴雨到大暴雨,气象局就可以提前2天发布预报,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各方有充足时间采取措施应对。从天气预报技术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形成暴雨到大暴雨的各种指标非常明显,而且造成这次暴雨的原因非常符合广东前汛期典型特征,即冷暖空气的交汇。他解释说,这是广州刚好处于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中,切变线和冷空气从北方而来,靠现有卫星、雷达和其他探测手段,根据天气理论,暴雨天气形势清晰。
反观5月7日那次特大暴雨,林良勋认为,其气象学上的各种指标非常不明显,可以有把握地预报出降水,但提前较长时间预报出这种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科学技术上确有较大难度,技术先进的气象台也只能提前做出从十几分钟到一两小时的预警。最大的难点就是理论上还搞不清楚,是什么力量能在很短时间内,把那么多的水汽聚到高空,再在很短时间下到平均高至约200毫米的降水,它的形成机制、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还需要天气学原理有较大的突破,也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也还必须增加探测手段、加大探测密度等,以及还有气象学和灾害防御理论实践融合等问题。
最大的难点就是理论上还搞不清楚,是什么力量能在很短时间内,把那么多的水汽聚到高空,再在很短时间下到平均高至约200毫米的降水。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谈“5·7”特大暴雨
新城区成水浸街重灾区
城市“硬质化”是“元凶”
本报讯 (记者王鹤、何道岚、李栋 通讯员蔡益华)“5·7”大暴雨袭城后,广州市出现了大面积的水浸街景象。有细心市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联想困扰多时的岗顶水患,以及不久前的杨箕水浸,再对照此次的多处水浸街,水灾多发生在楼高路宽的广州新城区,反而是路窄设施旧的老城区少遭水淹。昨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市规划院前总规划师袁奇峰对此解释,城市“硬质化”是“元凶”,新区水浸主因公园少。
新区水浸主因公园少
“回顾广州的建设历史,实在规划得很有水平。”袁奇峰表示,广州的城市建设传统,始终将城市与公园作为有机的结合,“你看老城区里的荔湾湖公园、流花湖公园、越秀山公园、东山湖公园等等,无一不是均衡的分布在市民居住地之间。”
袁奇峰表示,公园除了休憩娱乐等用途,在南方的多雨气候环境下,还起着重要的“汇水”作用。他说,公园意味着林地以及水面,都能形成自然的渗透和汇水,让大雨来临时的径流量增加。城市中,绿地量和水面率都是重要的排水保证。
“城市开发中的逐利心理,让新建区域的排涝功能降低。”袁奇峰认为,如今的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开发面积的压力大,公园逐渐被“边缘化”。以珠江新城为例,除了中轴线绿化带和中央公园等少量天然去水地质,全是建筑物。满眼都是钢筋混凝土,满街的水泥路面,都是无法自然渗水的物质,学术上称作城市“硬质化”,后果是降水将全部进入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堪重负。
扩大水面增强排涝功能
袁奇峰表示,公园如今被视作城市化过程中的奢侈品,实际上却是城市防汛的必需品。他建议,参照以前的公园与城市比例,通过连通河涌、建造公园等手段,扩大水面,加大渗透率,增强天然的排涝功能,“一方面能美化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能应对越加频繁的暴雨侵袭,减低汛情带来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如今的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开发面积的压力大,公园逐渐被边缘化,让新建区域的排涝功能降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