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贫困县建山寨世博中国馆 称系为提升影响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江苏贫困县建山寨世博中国馆 称系为提升影响力
2010年05月03日 22:28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江苏阜宁县,建设中的“山寨版世博中国馆”。网友“根李”供图(资料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题:地方影响力靠什么来提升?——江苏省阜宁县“山寨版中国馆”雕塑事件追踪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江苏省阜宁县耗资数百万元兴建“山寨版中国馆”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经济欠发达的阜宁县为何要建“山寨版中国馆”?当地群众和有关人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记者就此进行了跟踪采访。

  “财政的钱应该花在刀刃上”

  这个被网友称为“山寨版中国馆”的雕塑,位于阜宁县城南的204国道和329省道交汇处,远远看去,是一座上部为四方冠形结构的红色建筑,外形酷似上海世博中国馆。

  走近一看,这一建筑约六七层楼高,顶端是标志性的四方形平台,中间为6层架空结构,下面还有四根大立柱,整体造型虽然粗糙,但在结构、色调和外形等方面与上海世博中国馆颇为相似。

  与上海世博中国馆所不同的是,这一建筑下方和内部没有太多空间,并不能作为场馆使用。“世博中国馆是展馆,而这个东西是一个‘花架子’,只能看看。”当地一位姓周的长者对记者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建筑周围堆放着各种材料,几十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这个大雕塑是春节后开工的,本来说‘五一’前要竣工,现在只完成主体部分,周边的大理石广场和附属设施还要20天才能完成。”两位在场工人告诉记者,建筑设计过程和造价他们不清楚,不过当地确实有传言说耗资数百万元。

  据阜宁县规划局提供的资料,这座名为“中华情”的雕塑,高23米,基座为边长49米的正方形,雕塑所在广场征地8000平方米。根据公开的项目招标公告,雕塑上部钢结构、装修及灯光亮化工程造价约200万元,广场其余部分耗资约150万元。

  40多岁的村民张海亮说,政府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做法欠妥,财政的钱应该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搞“形象工程”。

  不少群众认为,政府不应该花费巨资兴建这样的“形象工程”:一是阜宁属于江苏苏北欠发达地区;二是有抄袭世博会“中国馆”之嫌;三是工程本身占用了大量土地。

  “确有提升地方影响力的考虑”

  阜宁县是苏北革命老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整体上仍处于本省欠发达地区。2009年,阜宁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江苏全省56个县市中分别排位第46和第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4元,在全省也属于较低水平。

  阜宁县政府办主任李德平解释说:“阜宁是盐城市仅有的两个沿海不靠海的县之一,也是盐城市唯一没有高速公路的县市。经济区位让当地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广场上兴建一座醒目的雕塑,确有提升地方影响力的考虑。”

  “这里原是一处闲置荒地,没有动用良田。”雕塑项目负责人、阜宁县规划局局长夏永森介绍,为了让周边市民能有活动场所,在建广场1998年就已列入规划。2009年9月,在启动广场建设的同时,阜宁县规划局征集雕塑方案,受其中一红色雕塑方案的启发,规划部门委托阜宁建筑设计院和常州一设计公司分别进行雕塑外形和结构的设计。最终方案由规划局拍板,由于上海世博中国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这契合了阜宁县作为革命老区和全国商品粮基地的现状;另外,这也是对世博会的一种参与,是传播世博精神的积极行为。

  夏永森强调,雕塑没有使用或复制世博会中国馆的图纸,并且在建造前曾就版权问题多次咨询建筑专家的意见,专家认为这样做并不存在侵权问题。

  至于建设雕塑的资金来源,夏永森介绍,广场建设由政府出资,而雕塑建设准备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过程中不占用政府财政资金。先由阜宁县城市资产经营公司出资,建成后由该公司通过公开拍卖广场冠名权的形式收回投资。

  “改善民生,比什么标志性建筑都重要”

  对于政府方面的解释,当地一些群众并不接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向记者表示,提升地方知名度要靠地方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当地软环境的打造,而不是靠一个与当地文化并无直接关联的雕塑;另外,即使工程本身真没有动用财政资金,但政府通过市场运作得来的资金也该用于民生工程,而不是兴建“山寨版中国馆”。

  社会学专家、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陈如表示,“形象工程”建设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由政府一厢情愿地“拍脑袋”决定,根本不顾群众的意见和看法。

  陈如认为,以“中华情”雕塑为例,如果当地政府在建设之前委托社会机构征求一下民意,或者是召开一个听证会,听一听当地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再决定工程建设与否,这个当地政府寄托深切希望的工程或许不会上马。

  陈如分析说,不顾民意的“形象工程”与一些地方领导政绩观发生偏差不无关系。近年来,一些花费巨资建设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结果适得其反,没了“面子”、伤了“里子”,给当地群众留下很大的财政包袱。

  “改善民生,比什么标志性建筑都重要。”陈如表示,地方领导一定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以民意为本,多做一些民生工程,少做仅有“花架子”的形象工程。

  阜宁县分管城建的副县长周正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初衷是想把县城建设好,事情引起这么大争议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也会对这件事进行分析思考,吸取教训。今后,凡涉及公共设施建设,要努力增加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民意的选择。(记者 陈刚、蔡玉高)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