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者廉思及众多媒体将“蚁族”这一群体推到风口浪尖,“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北京、上海、广州这3个中国的超级大城市,曾吸引无数年轻人满怀梦想而来,而如今挣扎在其中的他们不堪重负,正在酝酿或已经逃离。逃离还是坚守,当梦想被困于现实,“北上广”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了不同的面孔。
“北上广”:看上去很美
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和没有在“北上广”生活的年轻人眼里,这些城市是让人向往的。
李刚算是一个“考碗族”,国考、省考,每逢公务员考试必考,虽然已经在辽宁某银行工作3年了,他还是想通过“考公务员”的途径进京。
2006年大学毕业时,李刚一心想去广州闯出一番事业,可父母怕他贸然过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极力劝他回家。“火车票都买好了,我妈为了阻止我,甚至装病住院,我才没走成。”后来李刚考进了当地一家银行,父母总算踏实了。
“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我要的生活不是这样的,既然家里让我找到合适的工作才放我走,那现在看来考公务员是最好的途径。现在我的目标是北京,因为我最好的几个朋友都在那里。”可惜几次考试,李刚只有一次达到面试的分数线,最终还是落选了。“我不会放弃的,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考上为止。”
即将毕业的研二女生康敏告诉记者,她们班的20个同学里,有近一半人想去北京、上海、广州工作,剩下那一半打算回自己家所在的城市工作。“回家找工作相对容易一点,不想回家的多半是在学校里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想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干出一番事业。”
毕业3年,现在北京南城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的于洋也告诉记者,大学班级的31名同学里,当年一起到北京的有11个,现在留下来的还有8个,“不过都混得不太好”。
在高校担任就业指导课的马华老师说,尽管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时,会提醒学生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工作,而不是只盯着几个大城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学生仍然倾向往一线城市集中。
逃离“北上广”:无力的抗议
“媒体不是说‘农民工返乡’是用脚在为城市‘投票’吗,我觉得‘逃离北上广’也是年轻白领在用脚为城市‘投票’,只不过也许我们的‘投票’更无力。”今年春节前和女友一起逃离上海的李明伟这样说。
李明伟离开上海前在一家外企做会计,女友在一家服装店打工,两个人的月收入加起来也近万元。“日常花销是够了,但又能怎么样,累死也就能买个卫生间大的地方。工作几年,啥理想都没有了。”如今他和女友在老家已经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准备明年结婚。
“当梦想照进现实,一切都变了模样。”在网站工作的李洋正在犹豫,是否加入“逃离北上广”的队伍。
“如果选择离开,之前的努力好像就全白费了,如果留下,却看不到未来在哪里。”来北京快两年了,李洋在这家网站由最初做编辑转到现在做销售,工资由不到2000元涨到近4000元,由与人合租一间地下室到现在可以自己租一间独立的卧室。但是,用李洋的话说:“工资是涨了,但你看看这两年房价涨了多少?住的条件是比原来好了,但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3个小时。至于加班,那是必须的。”
“喊着‘逃离北上广’,不过是给自己的精神安慰罢了,如果不是看不到希望,谁愿意离开?走了,这个城市也不会因缺了你就不转。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不也建议大学生去二三线城市发展吗?所以这种逃离的呼声根本就是无力的抗议。”李洋说。
留下或者离开,只为有美好的未来
根据搜狐文化频道公布的数据,在近6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82%的网友支持“逃离北上广”,而在另一家大型视频网站的随机采访调查中,则只有25%的受访者愿意将“逃离”的念头付之行动,其他人则表示,尽管“北上广”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但他们的选择依然是“坚守”。
在一些贴吧里记者看到,“蚁族”们愤怒地认为自己是“被怜悯”了。在“蚁族”看来,“我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依然走在通往美好未来的路上,媒体和公众的怜悯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据报道,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年轻人不一定非要挤到北京、上海,到二三线城市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凤田也曾表示,“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留下或者离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再大的城市也容不下所有的梦想。在为二三线城市、为自己家乡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失为一个良策。”已经决定明年毕业后就回家乡从医的女大学生陶然说。 本报记者 张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