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低碳发展 航天大有可为
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中已成为时代的先锋,据统计,其低碳经济发展的总规模(截止2009年底)已经达到5340亿美元,超过了5300亿的航天与国防的营业总额,其中美国创造价值1110亿美元,日本创造1050亿美元,德国为800亿美元,英国为140亿美元。而在众多行业中,尤以航天工业的低碳发展走在前列。作为大型高科技集团,航天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航天技术和管理的优势,使自身真正成为低碳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航天企业积极迎接“低碳经济”,发挥高新技术优势,力争有所作为。
(一)航天企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航天的“高科技”是建立在综合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的。从技术角度上讲,航天既包括经典意义上的气动、结构、推进技术的不断创新,又包含了大量吸收改造的基础高科技,如计算机、网络、信息科学、自动控制、材料、传感、智能仿真等技术的最新成果,综合成为具有行业特点的新技术群。作为先进武器的搭载平台,还要解决对载荷的控制和兼容等复杂的问题,因此,航天技术是不折不扣的具有高度综合能力的集成性高科技。航天企业在技术上特点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最新科学成果,使科研、生产、业务紧密结合,拥有先进的复杂的技术和设备,建设投资和产品开发费用多,科学技术人员比重大,管理和作业人员要有对技术的较高驾驭能力,使用劳动力和消耗原材料较少,因而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影响重大。
鉴于此,航天企业在管理创新和技术研发上还具有巨大的潜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航天企业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社会大发展时代,这种优势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在技术变革时代,这种潜能又会发挥出来,表现出这种高度综合的技术群强有力的前瞻性和适应性,所以,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航天技术群立刻表现出了它国家战略的推动性、技术的敏感性、管理模式的适应性和,在新经济模式中大有用武之地。
(二)航天企业正逐步将技术应用于发展低碳经济。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航天企业积极寻找军民两用产业的契合点,将军品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占领低碳产业的技术高地。大家熟知的美国787客机也都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被人称作“塑料飞机”。备受瞩目的“嫦娥二号”年底就要升空,其中用得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复合材料。
航天三院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主力研究院,是中国集研制生产于一体、配套最为完备、门类最为齐全的飞航导弹研究院,是中国国防武器装备研发的重镇。近年来,在低碳技术应用开发上,三院开发了众多节能产品,发展风电技术,在积极做强做大军民融合式产业的同时,踊跃承担央企的社会责任。三院研制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利用微型燃气轮机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的动力技术,可以使用多种燃料发电,是中国大力倡导的先进能源技术中的前沿技术;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为国内第一套环保检测系统,曾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环境与空气检测,获得多项专利;与芬兰某公司合作研制成功的新风换气机是配合中央空调的通风系统,具有净化空气、节约能量的作用,是投放欧盟市场的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日渐来临,“低碳世博”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有专家分析,上海世博会可能是历届世博会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生态科技、光健康、太阳能等概念层出不穷。中国航天的太阳能光伏技术、动力锂电池技术、安保安控技术等也将一显身手。其中,动力锂电池汽车在世博会期间主要供VIP客人接待及纯电动用车展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锂电池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品。它把空间飞行器电源的稳定、持久、可靠等特性“嫁接”到了新能源汽车上,用航天科技助力“绿色世博”。
(三)航天企业的整体式发展模式与低碳经济紧紧关联。美国学者钱德勒提出:一国经济发展更关键取决于建设企业层次上的组织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中具有深层次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规律应受企业整体性的制约,这就要求企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应在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企业整体功能和效益大于子系统的效益和功能之和,发挥出1+1>2的聚能作用,达到效益最大化。这就是整体式发展模式。其方向是将企业内的各个子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业务结构和谐、资源配置合理、管理协调的良性复合系统。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力求在制度上消除不必要的消耗,优化组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和统筹配置中的最大功效,从而降低内耗,达到整体最优。整体式模式主要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和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企业总体目标,对航天系统的经营业务、资源配置和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从结构调整入手,针对航天企业特有的人、财、物、技术等要素和要素间的联系,进行多资源、多要素、多体系、多层次的集成整合和重构,形成航天高科技企业内外协调的发展机制、提升企业整体能力和效益的综合管理经营体系。此模式在航天高科技企业的应用正逐步展开。因此,在制度层面上,两者不谋而合。
(四)航天企业的成本工程管理与低碳经济息息相关。航天军工企业一贯注重和强调“质量制胜”、“成功是硬道理”,然而对“成本控制”往往重视不够。在军工企业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较早地将成本工程管理应用在企业管理中。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加深,世界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对中国的经济也造成较大冲击。为此,国资委提出企业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和安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也提出在开展“改善管理增效、开拓市场增收”的活动,研究低成本战略,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全面启动成本工程。为降低成本,航天三院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在设计环节提倡“三化”的设计理念,在物资采购环节采取“五统一”方式,在费用控制环节采用预算管理模式等,正在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的深度、广度、精度的理念正逐步输入科研生产管理的每个细胞。
(五)航天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与低碳经济环环相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节能减排要求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衡量标准有很大一部分与节能减排标准相一致。节能减排的最终目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企业。这不仅能为社会节约大量资源,为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对全社会具有良好的导航效应和标杆作用。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号召,履行社会责任,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低碳发展的重要目标,航天三院积极响应,与各基层单位签订节能环保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将节能环保指标、污染控制、管理工作等列入目标责任书管理。2009年,三院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2005年下降52%;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可比价)同比2005年下降46%;化学需氧量(COD)(可比价)同比2005年下降13%;二氧化硫(可比价)同比2005年下降53%,各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在今后的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也相应加入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并逐步建立应对环境变化的法规体系。
兵家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哥本哈根的那场争论虽然结束了,但由此引发的博弈还在继续。博弈实质关乎未来世界的发展权和主导权。未来的国际关系中碳外交将是各国博弈的重点。
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力量,三院正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源头降低能耗、控制污染,实现环境保护和节能工作的新飞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尽“长子”之责,按照“做强军品基业、壮大民品主业、拓展外贸产业、强化整体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建设和谐三院”的方针,以低碳引领未来发展,努力建设整体式创新性能力型高科技产业集团。(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