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安锦)北京正与垃圾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在全年的每个周四,北京市府都会在社区中组织宣传活动,引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减量”,逐渐改变人们以往“混装垃圾”的生活习惯。
1990年,北京市垃圾总量不到200万吨,而2009年却已达到669万吨。全市大约2000万常住人口,日均产生垃圾1.83万吨,据测算,如果装满卡车,足可以围着市区内的三环路绕整整一周。
“垃圾围城之说绝非危言耸听!”在今天上午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开展的“第二个周四垃圾减量日宣传活动”中,环保专家荀方飞这样表示,“从70年代至今,北京已经历两次‘垃圾围城’,最严重的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满大街都是垃圾。目前,这些垃圾通过卫生填埋处理,每年要占用土地500亩。按目前的垃圾产生量,4年内,北京所有的垃圾场将饱和。”
面临严峻的市政难题,市府打出组合拳,一边增建垃圾处理厂和焚烧厂,一边要把垃圾减量作为长期措施。垃圾分类是减量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从2000年开始,北京已尝试垃圾分类,但效果一直不佳。2009年,市府痛下决心,在600个居民小区、30%的党政机关,一齐试点垃圾分类处理,还制定了专门的达标基准;在社区免费发放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垃圾袋;增设立志愿者,在市民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超市试点净菜上市等,最大限度使垃圾减量,并使之资源化。
参与今天活动的另一位环保专家王桂琴告诉记者,与国外相比,北京的垃圾分类做得很不够。北京生活垃圾的三种末端处理方式,即生化处理、焚烧和卫生填埋,从技术水平的层面上,几乎与国外相当。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等前端处理方面,就和国外有很大差距。诸如日本、德国等国家,就连废弃的空瓶子都能细化出很多分类,通过不同的投放口,使之进入不同的分类系统。
“垃圾分类减量”本应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市民说,“分类减量”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垃圾分类需用多个塑料袋分装垃圾,不仅提高生活成本,做起来也繁琐费事。一些临时居住在北京的外来人员和年轻上班族,因为工作繁忙或粗心,更不愿分类投放垃圾。环保专家王桂琴表示,多年来,市民养成了垃圾混装的习惯,要改变生活习惯,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再者就是欠缺环保意识。市民必须要明白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对环境、对北京市、对自身到底有何益处。这只能靠政府加强宣传。
虽困难重重,而今北京市在垃圾减量分类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09年,北京市区全年垃圾产生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郊区县的年垃圾产生总量增长率比2008年明显下降,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7%。(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