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玉树悲恸中坚强前行 见证中国"微"力量壮大(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劫后玉树悲恸中坚强前行 见证中国"微"力量壮大(4)
2010年04月22日 11: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抗震“微”力量

  玉树地震,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微薄的力量正在凝聚、壮大,他们的爆发力绵延不息,让每一分子自信、勇敢;他们细致入微,懂得救人与自救,在政府力量一时不能到达的地方,发挥影响

  本刊记者/张蕾 李邑兰

  中国新闻周刊微博:那么多人都说同一个话题,就等于同时念动了同一条咒语,向上天表达了同一种意志。──阿来《尘埃落定》。离黄金救援的72小时还有6个小时,让我们双手合十,期待奇迹⋯⋯

  ——4月17日 01:47 来自微博,转发183次。

  玉树地震,再次吹响中国人情感的“集结号”。

  4月14日上午7点49分,青海玉树尘埃卷起,7.1级的地震触碰着全中国自汶川地震后变得敏感的神经,这份关注需要一个出口。

  闲来议琐碎的微博客成了突发事件中公众分享实时信息和情感的出口,它成功地创造了“当我们同在一起”的感觉——媒体记者、救援人员、慈善组织、志愿者以及分散的个体,通过微博的纽带,以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各种文体诠释着,以声音、视频、图片、搜索等各种工具“亲历”和“见证”着灾难后的一切。

  在大地震当日夜里11点,在新浪微博上,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祈福”的话题就超过了31万条,这还不包括粉丝的转发和评论。

  截至4月20日上午9点37分,新浪微博发起的“传递微博之力为青海祈福”——“转发点亮绿丝带”活动已经得到617359位博友的响应,大家在自己的微博ID后面亮起绿色的丝带符号,就像汶川地震时在MSN名字前亮起彩虹;不同的是,彩虹是静态的,而绿丝带随着博主每次在微博上的发言而亮动。

  博友们这样表达着同一种意志——共同祈祷,共同营救。

  “微关注”

  Nownow:转:紧急求助,我前方同事朱晓敏(玉树),十分钟前因高原反应加重,已被送至玉树体育场内的部队医院。经检查,病情已危及生命。现急需即刻搭乘飞机送往西宁救治。希望各位能伸出援手。如有办法救助,请联系前方随行记者周良13811270281或我——老魏15801251509(北京)- 急!!!! 请见帖转发。

  ——4月18日 23:33 来自微博,转发2697次。

  4月18日晚,3G门户网站的老魏接到前方的求救电话:在玉树震区的同事朱晓敏高原反应加剧,意识已经有点模糊,送到玉树体育场的医院后没有氧气补给,又经救护车紧急转到部队医院,终于能吸上氧了,病情也有所缓解。但医院经检查认为,患者必须尽快“降海拔”,送到西宁去。

  刻不容缓。老魏立刻行动起来,一边联系青海当地的资源,一边想着向更广泛的途径求救。

  尽管平时自己的微博并不热闹,但老魏还是觉得“现在大家贡献言论都在微博上”,而且自己的媒体朋友也都在微博上,向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们求助,或许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于是在23:27,老魏发出了第一条求救微博。

  6分钟过去了,这条微博被转发了38次,大约等于老魏微博粉丝的数量。这样的影响力明显不能解决问题,于是老魏找到有49000多粉丝的朋友nownow请其帮忙转发,自己又连发5遍,并以“@姚晨”的方式提醒微博粉丝最多的演艺明星姚晨帮忙转发。

  经过一天的传播,名博姚晨、杨锦麟、柯蓝、黄晓明等人都转发了这条微博,nownow的原帖最终被转发了2697次,在当天转发微博中可以排进前5名。

  4月19日一早,老魏开始不停地接电话。这些电话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有救援队,有医生,有当地志愿者,还有媒体同行。大家都很关切前线记者的遭遇,提供给老魏各种应对高原反应的方法,还有人提供玉树州政府及当地医院、部队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够帮助他解决问题。

  打入的电话一共有100多通。

  幸运的是,朱晓敏所就诊的部队医院连夜联系了19日一早要转送重伤员到西宁的直升机,为她申请了一个位置,使其最终回到西宁,转危为安。

  老魏于19日13:26发微博转告大家朱晓敏回到西宁的情况。鉴于事情已经解决,2点多的时候nownow删除了原帖,以避免求救微博引发误会。

  至此,一个由微博引发的全民救援告一段落。虽然事情并不是千里之外的博友们直接解决的,但这种“围观”的态度和言论形式上的关注,给了大家——不管是被救者还是施救者亦或是围观者——以温暖、安慰和力量。

  “微救援”

  蓝天救援队微博:蓝天第1队明早出发,目前红会提供药品严重不足,各脖友如有药品请今晚8点送队长远山家:消毒药、抗生素、防和治感冒类药、吊瓶盐水、净水药、清创类药品、包扎纱布、外用药、治肠胃疾病药品、皮肤过敏类药品、手术医疗器械、医用手套口罩。地址: 宣武区北纬路49-4-105。远山13717939962许可13501356898

  ——4月14日 15:33 来自微博,转发1048次。

  相对于直接的营救,博友们更力所能及的是收集来零零散散但对灾区应急弥足珍贵的物件,然后通过统一的、他们信任的渠道送达所需之地,有着户外救援丰富经验的民间组织蓝天救援队就是这样的一个渠道。

  蓝天救援队在地震后3小时就做出派遣营救队伍的决定,随后在其微博上发布捐物倡议。

  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当天,蓝天救援队接到导演陆川捐赠的棉球7包,注射器20个,擦擦净5盒,橡皮膏10个,小绷带8大卷,透气医用胶带1盒,一次性口罩10包,弹性绷带10个,脱脂棉2卷,脱脂纱布1卷,纱布块25包,棉签50包,剪子3把,酒精10瓶,阿奇霉素7盒,头孢呋辛酯片13盒,速效救心丸5盒,黄藤素片10盒,云南白药8瓶,疏痛安涂膜剂3盒,碘10瓶。

  据姚晨说,当年在玉树拍《可可西里》的陆川,地震后就满大街地买急救物品,然后捐给营救组织。

  除陆川外,还有很多热心博友打电话认捐或亲自上门赠物,所赠之物如陆川般琐碎——方便面两箱、羽绒服两件、剪子两把、红景天两盒⋯⋯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大爷,走路一瘸一拐的,跟着儿子,专门坐车送来了药品和棉被。

  “微捐款”

  希热多吉居士微博:感谢新浪博客和微博的小编,一下午我们已经筹集到8吨的救灾物资,原计划是筹集一架(4吨)飞机的物资,现在已经超额了。微博的力量太强大了。感谢所有爱心人士!灾区人民感谢你们!

  ——4月16日 17:52 来自微博,转发241次。

  召集募捐者已经感受到了微博的力量。这种感受不仅仅在于博友们的情意殷殷,更重要的是来自其在传导信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社会关系的重构。

  地震后求助和解救的微博互动不胜枚举。有寻人的、托孤的、求物的、请求营救的,还有一些手上有可用物资但没有输出渠道的,这些请求通过微博实时地传达出来,并通过人际间的传播扩大开去。因着微博中亦有机构ID,所以传播和解救过程中,人与人、人与机构、机构与机构之间形成的多层互动,使得微博这个管道所带动的不仅仅是个体层面,而是相对社会化的行为。

  4月15日0点24分,博友adamlab发布微博称,其朋友在赶往玉树县救援的路上打来卫星电话,称途中路经“隆宝镇”时发现该处受灾严重,暂时还是救助盲点,没有得到任何媒体关注和救助资源,并附上了Google地图。

  这条微博经网友转发达5000余次,得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官方微博的关注,青海现场救援队通过微博表示,已经接收到这个消息,并确认安排给了前方救援人员,未来几周内会持续在微博上即时发布救援的最新进展。

  4月16日,下午4点55分,商人冯军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公开求助:“太阳能移动电源能帮助灾区人员电子产品(将别是手机)随时随地充电,今天征得了董事会的同意,大家一致决定将现有库存的所有四百多片太阳能动力舱全部捐给青海灾区,希望能对灾区的通讯和救援有所帮助,为提高效率,急求速达玉树的渠道,请知情博友提供线索(最好有电话号码)。”

  通过博友200余次转发,不到24个小时,17日下午13点10分,冯军便在微博上向大家通告:“感谢各位热心的博友的转发和提供的线索,我们已联系上民生银行的吴明远,第一批太阳能动力舱将通过今晚八点他们的海航救灾包机运往玉树。衷心感谢每一位关心灾区,帮助灾区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

  “微力量”

  一家网站的业务主管纪芸认为:“通过微博直接打通了点对点沟通的渠道。”不管这个“点”是什么形式的社会存在。

  从国家到大众,从媒体到个人,大家对于微博的关注也因着这次地震汇集起来。网友“夜幕下的哈尔滨29号”说:(有了微博)从此民间有了心连心手联手的平台!这可能会改变历史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像“夜幕下的哈尔滨29号”一样,认为微博客可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观点不在少数。

  互联网观察者张路认为,在微博账号背后,“不再仅仅是一名普通用户,它可能是一个商家、一件商品、一个突发事件、一条地铁线、虚拟世界中一个角色。将来,它还可能是一段感情、一个故事、一种意见。”如此主体的多样化,会促使微博客去完成“给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真实或虚拟的事物,赋予一个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即网页地址)”的任务,当微博客“完成对这个世界的复制,并通过实时信息流对其增强(augmented reality)之后,我们的生活必将为之改变。”

  相对于一部分人对微博的乐观情绪,互联网专家谢文觉得,对待微博的作用还应理性看待:“这次地震中,(微博)所表现出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民间救援的渠道作用比较明显,但是社会主力、特别是国家相关力量、相关部门可能用不了这个渠道,所以微博也罢互联网也罢更多反映的是民间自主活动力量的一个渠道。”★

  (刘刚对本文亦有贡献)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