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哀悼中传递价值与责任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在举国哀悼中传递价值与责任
2010年04月21日 08:0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天,2010年4月21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举行哀悼活动。而在青海,上午10时整起,全省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轮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黎民为国哀低首,国旗为死者所降,这既诠注着不能沉重的悲情,又是生者必须的情感出口,更是一个国家品格与良知的表征。“国之兴也,视民如伤”。国民之哀,国民之难,同样需要国家的表达与承担。

  汶川地震发生后,曾经的三分钟默哀,曾经的三天哀悼,已经刻入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经过那一次的国民教育与精神洗礼之后,相信每个人都更为渴望得到国家羽翼的长久护佑。青海玉树大地震中的不幸遇难者,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是我们的同胞骨肉。现在,让逝者安息,生者理应通过一种国家姿态与政府仪式来祈愿祷告。

  与国家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这一切,本身也更需要浓缩成一种国家仪式。禁止公共娱乐,举行哀悼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激活公民精神的成长因子,就是在催发国民的公益与责任意识,来消解灾难带来的沉重苦难。特别是在目前抗震救灾任务仍然繁重,家园重建仍有很多困难的情况下,以慎终追远来积聚民德,以责任担当来尽政府职责,也都需要一种以国家名义来进行庄严宣告。

  生者懂得逝者夙愿,政府明晰抗震救灾责任,才会有人性的真诚,才能够在制度激励下践行权力职责。现在,预防玉树地震灾后瘟疫与次生灾害,及时妥善处理遇难人员遗体,积极重建地震中被毁损的家园,为那些遇难同胞养老扶孤,祛散劫后余生的心理阴影,其实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公共运转。

  在汶川地震之后,3天的全国哀悼日在我们每个人心灵上都深深地刻录着“拒绝遗忘”的印记,然后懂得珍惜生命,明白责任担当,体会国家与公民之间的伦理存在。现在,青海玉树地震的悲壮叙事仍在传递悲情与信心,传送着守望相助。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汽笛长鸣,全国深切哀悼,也标志着这个社会中笃定的价值与责任。

  □单士兵(媒体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