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特别节目《玉树大地震救援纪实》4月16日播出第二集。
青海玉树突发强震,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救援,《军事纪实》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直击抗震救灾最前线。
振奋的笑容写在脸上
这是2010年4月15日我们《军事纪实》栏目记者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在玉树县结古镇采访时拍摄到的场景,结古镇各个地点的救援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着,早上6点左右我们看到两名藏族牧民急匆匆地来到中国国家救援队的驻地。
这片废墟是结古镇西北牛三层宾馆坍塌后形成的,现在牧民反映在下面还有十名被埋群众。听到这个消息,中国国家救援队的官兵们立即准备施救。
虽然地震发生72小时内,都属于救援的黄金期,但由于玉树结古镇海拔在3800米左右,是高寒缺氧地带,夜间的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10摄氏度左右,而此时离4月14日早上7点49分地震发生时,已经过去了将近24个小时,在没有任何防寒措施的条件下,经历了一夜的寒冷,这些遇险群众还有生还的可能吗?在场的救援官兵和群众都异常焦急。
中国国家救援队的队员在通过搜救犬搜索后明确判断,废墟下确实有被压群众。而且还有明显的生命体征特点。
生命探测仪、蛇眼等救援手段,是中国国家救援队特有的专业设备,在汶川地震救援中也都使用过,但这次在玉树灾区地震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
就在救援队队员对被压人员迅速展开营救的过程中,余震突然发生了。从地震发生以来,余震不断,最大的震级达到了6.3级。对于这些本来就弱不禁风的废墟而言,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导致坍塌继续发生,因此无论是救援人员还是被困群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面对连续出现的三次余震,国家救援队的官兵们没有丝毫迟疑,为了最快将被困群众营救出来,他们依然不顾一切地进行着救援。很快,国家救援队的队员们发现了一名被困群众。
由于长期被埋压在废墟中,没有任何光线,获救人员出来后如果受到强烈阳光的刺激眼睛容易失明,于是救援人员及时进行防护措施。
第一名获救的是24岁的甘肃青年陈多伊,就在发现第一名获救人员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第二名群众也从废墟中被营救出来了,紧接着在短短五分钟内,第三名第四名被埋压的群众也从废墟中获救,其中有一名年轻人在救援人员打开通道后自己走出了废墟。
4月15日中午12点整,国家救援队的队员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救援,四名被埋压在西北牛宾馆的遇险群众成功获救,而此时距离他们到达灾区不到二十个小时时间,此时此刻,尽管从出发到现在没有一点休整,每个人几乎都耗尽了所有力气,但振奋的笑容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加油兄弟”
在中国国家救援队上演生死大营救的同时,15日上午刚刚到达地震灾区的武警广东消防部队的300多名官兵,顾不上丝毫的休整,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10点半左右,根据当地群众反映,他们在结古镇公安局旁边一幢倒塌的楼房内,发现了一名被困群众,消防官兵迅速采取措施展开营救。他们先是用救援工具在废墟中打出一条通道,找到被困群众的具体位置后,为防止工具伤及被困群众,官兵们索性将工具扔掉,用手一点点将倒塌物搬开,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一张年轻的面庞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从现场群众那里得知,这名被困青年名叫邹江,22岁,四川人,地震发生时,正在房间中熟睡,此时他已经被困30多个小时。历经地震的恐惧和零下十几度的漫漫长夜,这名青年依旧充满希望地等待着救援者的到来,当他看到身边的武警消防官兵时,他知道自己有救了。然而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余震和废墟再次坍塌,武警消防官兵必须尽快时间把他营救出来,否则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由于长时间被困废墟下,邹江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救援队员冒着余震危险下到邹江被困的空间里,用自己的身体护住邹江,防止余震发生时建筑物砸到邹江身体。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官兵们小心翼翼地将邹江往外转移。
12时45分,邹江从废墟中被安全救出。
在两个多小时的救援过程中,武警消防官兵不断用亲人般的言语鼓励着邹江,鼓励着这名在废墟中挣扎的年青人,“你很坚强”、“加油兄弟”,对于这些鼓励,此时的邹江虽然无法做出任何回应,但他的心底一定会永远记住这些温暖的声音。而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邹江的邻居们禁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从他们口中我们得知,邹江是孤身一人在这里,如果不是被及时发现和营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将很难挽回。
在将邹江救出后,武警广东消防应急救援队的官兵们又一刻不停地赶往镇中心的一个大型商场展开救援,在那里,他们发现了更多生命的迹象。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整整三十多个小时奔波,几乎粒米未进。
为人民的利益而战
这是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遥感飞机获取的地震灾区的高空俯拍图像。通过这些空中拍摄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玉树地区受到的创伤。就在这些废墟间,我们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正紧张地穿梭在这些危险的废墟和瓦砾间,他们在争分夺秒展开生死大救援。
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救援场面还在上演。
15日,各方救援人员不断赶来。由于玉树县海拔高达4000米左右,许多外地赶来的救援官兵一时难以适应,一些救援者出现身体不适,而目前灾区又缺乏抗高原反应药物。这张图片是一位要赶着参与救援的武警战士在抽空吸氧。救援第二天,很多救援人员由于过度的体力透支,出现高原反应,他们只能轮流吸氧以坚守救援岗位。
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救援队员不顾疲劳,尽全力救人,饿了干吃方便面,累了就靠着废墟休息。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救援队的忘我援助,4月15日上午,玉树州一个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书写标语:感谢党中央、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灾区藏族人民的救星,我们永远铭记您们的恩情。
这树立在瓦砾上的短短几行字,让我们感动落泪,这里的同胞遭受了地震带来的创痛,但是在经历过巨大灾难之后,人们首先想得到的却是感恩。
地震救援已经进行两天了,我们记者在灾区采访救援工作时,听到官兵们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能挽回更多人民的生命,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玉树地震受灾地区,我们又看到了总理伸出的手,这一握包含着关切,表现了必胜的决心。
这一抹微笑,这一句感恩,这关切的手,这些点点滴滴的瞬间,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尽管地震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和身体,但摧毁不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意志!
地震发生了整整三天,距离72小时黄金救援期越来越近了,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依然奋战在每一个救援点,他们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我们《军事纪实》记者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部分救援进展信息。
据他们描述,大概有10个人被埋在了结古镇西北牛宾馆倒塌的废墟下。
地震发生了整整三天,距离72小时黄金救援期越来越近了,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按照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15日联合通知要求,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全力奋战在每一个救援点,他们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我们《军事纪实》记者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部分救援进展信息。
4月15日11时,全军和武警部队已紧急出动1万多兵力赶赴灾区,其中5200多名官兵已经抵达救灾现场,展开救援行动。其余官兵正在以空中、铁路、公路等多种方式全速挺进玉树灾区。在这个基础上,截至16日中午,解放军和武警后续增援部队也在继续向灾区挺进。其中仅武警部队参与救援的官兵已经达到了4500多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