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需要从“排行榜”中学习的,不仅是一些网络应对技巧,更应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对于维护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性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排行榜迄今已经推出4次,引起了专家学者尤其是网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被赞有“理性和建设性”。人民网作为官方主流媒体,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同时也应代表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因此,这一榜单也可以看作代表民众尤其是网民给地方政府“打分”。不久前,某地政府还出台详细标准,试图给民众“打分”,在这样的语境下,有一个给政府评分的榜单,让网民推动地方政府依法透明行政,因此更能赢得公众的好评和参与热情。
公信来自公论。现在的许多事,基本还处于普及常识的状态,民意调查能基本符合人之常情就不错了。比如此前关于北京交通限行的民意调查,受官方委托得出的结论与网络随机表达相去甚远,还谈何公信?
此番上榜的事件,基本涵盖了一季度广受关注的舆论热点,评分标准和最终得分,也基本符合广大网民的一般感受。小到河南睢县“茶杯门”,大至山西“疫苗事件”,虽然事件性质不同、有大有小,但一旦成为公共事件,就可以从中考出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公信力和透明度。这些上榜的事件,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事件,因此,也最能考察地方政府如何对待批评声音,尤其是少了地域限制的网上监督。
从得分情况看,所谓应对能力,评价标准不是事件本身的“大小”,而是地方政府能否坦诚应对、及时反应,是否有公开透明、依法处理的诚意。得分垫底的安顺枪击事件、山西疫苗事件,虽然也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有所谓“信息公开”的形式。但发布内容闪烁其词,甚至前后矛盾,令事件发展一波三折,引起更大的混乱,因此被判定为严重失当。相反,这次新加入的“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是常州市环保局,针对网友指名道姓的批评,不是勃然大怒,甚至“跨省追捕”,而是给发帖者颁发“网络监督奖”,鲜明的对比,反应的是对待批评截然不同的姿态和应对方式。
因此,这样的榜单,最应该“发送”的对象,不是网民,也不是媒体,而应该是作为“考评”对象的地方政府。不管是否“上榜”,这都是地方应对网络舆情的一面镜子。当然,地方政府需要从中学习的,不仅是一些网络应对技巧,更应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对于维护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性。在网络问政渐成趋势的形势下,这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施政的必然要求,目前,已有地方将及时应对网络监督纳入了官员考核和问责范围。
此外,舆情监测室一位分析师说得好,“事后应对永远是第二位的,事件的发生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依法行政、信息透明成为一种自觉,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才是从根本上提高“应对能力”。(丁永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