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高尔夫球场,一个代表贫穷,一个代表奢侈,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时,自会引起人们很多的联想。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海南省的国家级贫困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县长王雄公开表示,该县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一个月后,这个消息引起的波澜仍未停止,很多人追问,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什么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
国家级贫困县的发展雄心
“我们规划了10个高尔夫球场,在建的是4个,建好的有两个。”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陵水黎族自治县县长王雄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王雄提供的信息在两会上并未引起媒体的深入关注,但王雄的话音落下不到一个月,一篇题为《海南国家级贫困县拟建10个高尔夫球场遭质疑》的报道刊发在《时代周报》,并被很多网站转载。
由此,人们知道,全国唯一一个位于沿海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只有30万人口的陵水,建设高尔夫球场确有其事。
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在陵水采访此事,最终没有得到该县更具体的回应。陵水县委宣传部告诉记者,那篇报道刊发后,县里目前正在研究高尔夫项目是否要缓一缓。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建设几个高尔夫球场只是陵水县的发展目标之一,该县的愿景是借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契机,发展五星级酒店、旅游码头、高尔夫球场、旅游房地产等项目,解决税收、就业、市场三大问题,最终建成全国旅游强县。
2006年以前,陵水经济欠发达,每年地方财政收入一直在4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徘徊。2007年,陵水县的财政收入突然翻了一番多,达到1.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13%;2008年,陵水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32亿元;2009年,陵水的地方财政收入仍然突飞猛进,达到了3.8亿元,增长65.3%。至此,陵水县的财政收入增长已连续两年排名海南省第一,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地方财政收入,陵水已在海南全省18个市县的排名中位居中上游。
海南当地媒体如此介绍陵水县经济高速发展的秘诀:陵水2007年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目前,香水湾、清水湾已成为陵水的投资热土,雅居乐、富力等10多家国内知名地产企业带来了180多亿元的投资,在建的五星级及超五星级酒店多达12家。投资带来的丰厚税收,使陵水提前4年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目标。
显然,旅游服务业为陵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高尔夫项目则是其中的一环。
高尔夫的爱恨情仇
海南一位社会学者告诉记者,高尔夫自从出现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就陷入争议的漩涡中,直至2002年年底,国土资源部明确规定对高尔夫球场停止审批。到目前为止,全国经过国土资源部审批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0个。
即使如此,陵水和海南其他市县仍对高尔夫产业“爱不释手”。伴随海南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海南高尔夫球场数量和球洞数一直呈不断增长趋势。目前,海南已开业的高尔夫球场有26家。
在海南,希望借助高尔夫带动旅游进而获得经济发展的远非陵水一个地方。海口日前提出要建成“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而三亚正在开发中的三亚海棠湾则规划了11个高尔夫球场。
但出于政策的敏感,海南的很多球场并没有直接使用“高尔夫”的字眼,而是采用了“体育运动休闲项目”之类的模糊名称。
尽管海南各级政府和投资商都对发展高尔夫运动充满热情,但当下海南高尔夫球场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海南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郑文健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南)70%的球场都是亏损的。”
球场亏损,开发商自有让投资高尔夫赚钱的办法。海南一名资深房地产人士透露,伴随高尔夫球场的是豪华别墅,这些别墅有了高尔夫风景,价格要高出周边地段同类别墅价格30%以上,仅凭这些别墅,开发商已经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
在海南,还有很多人在搜集高尔夫影响生态环境的证据,以期让高尔夫背上更多“恶名”。
农民永远成不了高尔夫球场的主人
今年年初,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中对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政策性规定:海南应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
而对于生活在陵水县香水湾高尔夫球场附近的港尾村村民老符来说,国务院的政策很陌生,但他知道占地近2000亩的香水湾高尔夫球场占用了港尾村的几百亩地,全村400多人每人最终只拿到了2400多元的补偿。
“这些钱能做什么呢?什么都做不了。”有一儿一女的老符看不到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能给自己家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球场没建好时,我们村还有很多人在里面做工;球场建好时,只需要几个、十几个村民在里面干活就可以了。”在通往香水湾高尔夫和几家豪华酒店的路边,无工可做的老符开了一家小卖铺。
老符告诉记者,小卖铺开不了多长时间了,因为旅游区的建设,港尾村大部分居民还要再向后搬迁数百米。他和很多村民一样,不知道高尔夫球场究竟占用了村里多少地,也不知道开发商以什么标准补偿村里。
海南一名离休老干部说,这些被占用土地的农民是高尔夫球场建设中缺失和被忽略的一环,开发商在其中早晚会赚大钱,地方政府则坐收各种税费充实财政,而他们没有把被占用土地的农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农民永远成不了高尔夫球场的主人。
“给被占地农民买一点少得可怜的社保,帮他们中的一小部分解决几份待遇很低的工作,甚至帮村子里修几条路建几间房,这些能给失地农民带来后世的保障吗?为什么不敢让农民用土地入股成为高尔夫的投资方呢?”这名离休老干部曾带着被占地农民的众多利益被剥夺的材料四处奔走,希望能帮助他们争取一些利益。
这名老干部告诉记者,国务院要求“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这句话怎么放大都不为过,毕竟有了高尔夫球场,他们就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
(本报海口4月9日电 记者 任明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