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民众有足够高的判断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赵启正: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民众有足够高的判断力
2010年04月01日 14:57 来源: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人吃中餐,西方人吃西餐,日本人吃日餐,决不能要求各国统一只准吃其中一种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陈远

  赵启正向以坦率自如面对记者著称。2009年8月份,赵启正与《中国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夫妇,就中国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内容涉及中国的方方面面,甚至不乏“敏感问题”;今年4月底,他们3人探讨的内容,将以《对话:中国模式》为名出版。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前获知此书的内容,并采访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政治体制改革谨慎进展

  《财经国家周刊》: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纵观中国近年来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直难上日程,您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赵启正:不能说没上日程,也不能说没有进展。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确实得十分谨慎,可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做不好,比经济改革做不好所引发的情况更加复杂。如果政治改革体制做不好,中国社会会出现很动荡的局面,那时候,连经济改革也谈不上了。

  你们这一代人,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总感觉政治体制改革很慢,而我这个年龄的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感受就比较明显。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口号叫做“又红又专”,其原意也并不错。但是党支部教导我们说:要做党的工具,并且是“驯服工具”,恐怕无论如何你都难以理解。而我们现在在这里,在两会上,可以充分地讨论政治问题。年纪大的人往往能从纵向地感受到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

  的确,很少有哪个国家同中国的国情相近。我刚从日本回来,日本两党我都分别地访问了,其中也说到政治体制问题。我对他们说:日本内阁执政的时候,往往只谈一年内、两年内做什么大事情,很少谈五年内、十年内要做什么。他们说:是这样的,因为内阁平均执政时间太短,二战后内阁已经更换快20次了。而你们会制定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战略,令我们我们很诧异。

  人们都得吃饭,但是中国人吃中餐,西方人吃西餐,日本人吃日餐,决不能要求各国统一只准吃其中一种。民主、自由、博爱有普适性。但是一到具体制度、法律等,就得结合国情,并无普适的菜谱。

  政改提速需要一定基础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两会召开之前,一系列纲要纷纷出台,如《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教育改革纲要》、《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等等,这是否是在凸现中央政府在今年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中国如果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最有可能是从哪些领域破冰?

  赵启正:今年两会上政治体制改革其实有个大动作,就是选举法修正案。这个改革是个很大的改革。任何一个国家的选举法的变动都具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性质。在1950年选举第一次人民代表的时候,农民和城市人的代表比例是8:1,就是8个农民选一个代表,为什么?因为中国农民基本上是文盲。如果按1比1的比例,人民代表中就会有文肓。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是4:1,还是同票不同权,也即4位农民的意志权才等于一位城市人的权。现在则是实现同票同权了,这不是大进展吗!

  《财经国家周刊》:在您看来,政治体制改革是否需要一定的基础?

  赵启正:是,政治体制改革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需要民众有足够高的政治判断力,有足够高的国家责任感。我考上大学是1958年,全国只招约10万多人。现在1年招600多万人,但是今天中国15岁以上的人平均的教育年限还是只有9年。

  我觉得越是广泛的民主越需要广泛的教育基础。纵观天下,凡是教育特别落后的、文盲多的国家,政局就不稳定,民众就难以发挥政治作用。当我们的教育水平越是提高的时候,就是越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能正确、充分发挥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时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水平提高的时候。

  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共同组成整体的外交

  《财经国家周刊》:通读完您与奈斯比特夫妇对谈的这本《对话:中国模式》,感觉您和奈斯比特夫妇探讨的话题非常全面,涉及到中国的各个层面,我也注意到一个问题,本书的三个作者,分别来自三个国家:您是中国人,奈斯比特夫妇分别是美国人和奥地利人,您三位的对谈,是否也是您常说到的公共外交的一种?

  赵启正:的确,你很敏锐。中国、欧洲、美国,这样的对话很有意思。这样,中国的读者可以了解欧美两位作者的观点,欧洲和美国的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另外两位作者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出版是有公共外交的意义。

  《财经国家周刊》:您觉得公共外交在当下中国与国际交往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赵启正: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共同组成整体的外交,如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哥本哈根国家气候会议,在出席者中,大企业家、智囊等非政府人员的人数,大大超过了政府的官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本国人民的诉求,也在倾听对方。这样复合的外交才是充分的外交。

  《财经国家周刊》:我知道在您的主持下,有一本《公共外交通讯》正在创办,这本杂志要承担什么职能?

  赵启正:你如果没有这个杂志,那就送你一本。这本杂志是中国唯一的一本公共外交杂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要正式化。这本杂志的职能就是传播公共外交的理念、推动公共外交的实践、培养公共外交人才。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