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矿难并非意外 出事地点曾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王家岭矿难并非意外 出事地点曾多次发现巷道积水
2010年04月01日 07: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53条生命被洪水困在地下深处。3月28日发生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王家岭煤矿的透水事故,起初被解释为一场“意外”,不过从今天开始,人们不再相信这是意外。

  3月31日早晨,国家安监总局发出一份通报,直指这座在建煤矿的施工责任问题。安监总局认为,该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14个掘进队同时作业,作业人员过度集中,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等。

  安监总局还证实了在工人中流传的一个猜测:今年3月以来,出事地点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但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上岗证“假的,应付检查用的”

  2007年4月开工以来,王家岭煤矿一直在和时间赛跑。该矿所在的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当初曾发布消息,预计2009年竣工投产。后来,竣工计划延至2010年10月。

  很多工人对于“保进度”的指令印象深刻。有幸逃出矿井的一名年轻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3月26日开会时接到了4月下达的任务数:掘进3624米。

  上周日的透水事故,让3624米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这名工人还说,自己在矿上工作3个月多了,没有接受过安全培训。开会是常有的事,但开会的主要作用是记录考勤。来这里一个月之后,他才拿到一张上岗证,可上面写着别人的名字。“假的,应付检查用的。”他说。

  另一名新来的工人说,自己在其他煤矿工作时要经过安全培训才能下井,但在王家岭煤矿已经下了5次井,还没听说培训这回事。

  每天6:30、14:30、22:30,是轮番倒班的工人们召开班前会的时间。他回忆说,这个会上,“讲安全,讲生产任务,生产任务就是尽量多干”。

  他是一位“外包工人”,归一名浙江包工头管——王家岭煤矿由中煤集团一建公司承建,该公司又外包给了为数不少的包工头。

  另一名工人说,这个浙江包工头手下就有4队人,每队约有六七十人。

  每个包工队的安全培训情况听上去并不一致。也有工人对记者说,安全培训是常有的,有时还会到附近的河津市听课。

  排水进展缓慢

  外界针对施工队伍资质等问题的指责,煤矿所有方和施工方都没有回应。但是,对于安监总局“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的批评,华晋公司副总经理、王家岭煤矿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守仁在3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施工过程中不存在不探水而掘进的情况。

  造成透水事故的原因,经过初步分析是井下工程队在掘进过程中,凿出了周围废弃煤窑的积水。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委托了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探水。”孙守仁说。

  他说,井下原本也配了排水设备,但没想到这次涌水太快、太大,3个小时就达到了11万立方米,致使这些排水设备发挥不了预想作用。

  他强调,自然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在事故调查过程中会把这个问题调查清楚,但事故调查还是下一阶段的工作,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排水救人。

  水泵抽水和打孔排水是眼下同时进行的两种救援措施。打孔仍未打通,抽水也进展迟缓。

  截至3月30日,水位下降了15厘米;今天,水位又下降了两厘米。孙守仁透露说,31日24时以前,现有的理论排水能力,可从每小时1025立方米提高到2035立方米。但受水质等因素的影响,乐观估计只能发挥理论排水能力的85%~90%左右。

  据抢险指挥部分析,净排水量达到6万立方米时,可派人下井救援。孙守仁说,现在已经做好了随时抢救人员的准备工作,冲锋舟、救生衣、氧气瓶、救生圈都已备妥,救护人员全天候在现场,只待“时机成熟”。

  家属反映没接到通知

  3天来,投资方和施工方一直没有公布153名被困人员的名单。孙守仁31日对追问此事的记者介绍,153人中有81名山西人、32名河南人,其他如浙江、河北、四川、重庆、湖南、辽宁、广西、山东的也有。

  这份名单,就连失踪者的家庭也一无所知。

  河北涉县农民杨国平的家人是31日13时左右赶到王家岭煤矿的。3月28日晚,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矿难的消息,但没想到与自家有关。他们只知杨国平在山西一家煤矿打工。那晚,家人拨他的电话,没能打通。

  3月30日中午,杨国平的姐姐接到了一名工友的电话:“你弟弟在井下困了两三天了,你不知道?”

  全家人如雷轰顶,3个农民拿着地图一路拦车找到王家岭。他们问有关工作人员,为什么煤矿不早告知矿难消息,“要是没人打电话,这个人就无声无息地没了?”

  74岁的河北保定农民武正英也没有接到矿方、官方或是包工头的通知。儿子武林果出事的消息,是老乡告诉他的。48岁的武林果是全家的支柱。

  武正英带上儿媳,借了一笔路费,紧急赶到这里。他对记者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担心与希望。担心的是自己一向命苦,“老了又没人管了”;希望的是“抓紧点儿,把水抽了,把命保住,关键是命”。

  类似的外地家属正在陆续赶来,他们情绪不安,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沉默不语,面对工作人员的劝说,仍不愿离开现场,住进官方安排好的县城宾馆里。

  一名当地男子翻山越岭来到事发地附近,站在高处俯瞰煤矿,等候井下两个姐夫和一个兄弟的音讯。他说,原本当地人不愿意到煤矿工作,王家岭煤矿有很多本地人,是因为大家都说大煤矿监管严格,设备到位,非常安全,“不像小煤窑”。

  31日傍晚,记者看到10多名工人扛着背包或铺盖卷,准备回家——有的包工队被临时解散。其中几名工人是王家岭煤矿的新面孔。当初,他们来到这里纯属偶然,只是为了找一处赚钱养家之地。如今,因为一场绝非意外的“意外”,他们告别王家岭。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