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个现象:昨日以A面出现的新闻,明儿就可能以相对的B面现身。人们在谴责南平杀人的凶手时,受害者家长已悲鸣:“如果不处理好,我也去杀人!”类似的尴尬分岔中,有无公职部门失职的影子,值得思考。
在近日昆明城管摊贩冲突事件中,也有这种“分岔倾向”。昆明五华区城管与小贩发生纠纷,导致10多人受伤,其中有记者。五华区政府新闻发布会的通稿称“记者强行穿越警戒线、执法人员依法处置”,这与记者描述相悖,生活新报编委当即表示抗议。
这像个插曲,却成为关注焦点。人们已对城管小贩“恩怨纠葛”,产生阅读疲劳。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感谢插曲。它提供了新的视角,舆论力量从此切口注入,力促事件解决不离正途。还原真相肯定是第一要务。最根本一点就是,官方宣称的城管正常执法,面对冲突,执法者仍保持克制,是否客观真实?这是事件内核。内核若不实,依附其上的一切将失去意义。
而从“舆论分岔”来看,需要彻查的不止城管和小贩的问题,延伸出来的其他支流也必须严查。因为在这类涉及公权力的事件中,歧路越多,可能表明公权失范的情况越多。纷繁的支路是不是权力出轨的路线图,需要权威解释。
由于媒体原因,“打记者的真相”估计很容易被查清——领导已发话,一旦证实有城管参与围殴,一律严惩;再者,公众对于当地公安机关的调查以及区政府新闻发布是否有偏袒的质疑,也需今后客观公正的调查来澄清;最后,照本宣科,不愿或不屑向民意解释的发布会模式,一直被诟病,也需纠偏。
关于此事的各舆论分岔最终交汇点,凝聚着一个问题:政府公权如何善待民意、秉公执法?公职部门是常人组成的,一个明智的政府,不是垄断了真理因而绝不犯错的政府,而是承认智力有限性,因而能谦卑地面对民众的政府。 李晓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