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10分报道,农业部的一个督导组目前正在贵州了解农业生产的情况,指导农民抗旱,下面我们连线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减灾室专家刘布春,今天上午她正在贵州省的惠水县现场指导当地群众抗旱。
主持人:我们中央台记者在黔西南已经连续采访了很多天了,他每次连线说起他看到的当地的干旱的景象,语气都是非常沉痛、非常难过的,您作为农业专家,这么多年经常下到农村一线,现在您看到贵州旱成这个样子,您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刘布春:我的感受是这种大的干旱可以说是百年一遇,夏粮的减产已经是定局,会不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这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这样的干旱也是少见的,在您的研究过程当中,现在您所在的地方旱情怎么样?您给他们出了什么样的主意来帮助他们抗旱呢?
刘布春:今天,我是来到了惠水县,从土壤的情况来看,是非常的干旱,挖下去以后,都是土坷垃,特别硬,但是当地的农民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抗旱措施,包括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现在正在对玉米进行移栽,有一部分已经到了五叶有些是三叶这个样子,当地的农民非常有智慧,他们是采取一种逆向思维的做法,他们想在大旱的年景尽量使农民不减收。现在种的玉米是一种面玉米,可以比较早上市,在其他地方产量比较低的情况下,他们争取有一个好的收成,他们调动了比较近的水源地,用人工灌溉的方式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主持人:他们首先考虑到大旱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然后采取措施。
刘布春:他们是想,一般大旱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尽量保证其他一些减产的作物少减产,他们采用这种早熟的玉米,早上市以后,价钱比较高,在减产的情况下,农民不减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