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
现代高技术战争往往是非对称战争,强势方所受战创伤通常仍是常规武器伤,而对方却可能遭到各类最先进高新技术武器的惨烈攻击
战创伤救治研究始终是军事医学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现代战争,地域广大,攻防转换快,作战节奏快,部队高度分散,不确定因素多,对现代军事医学科学发展提出了全面挑战
新时期,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全面提升核心军事能力,必须同步深化现代战创伤救治科学研究,走好平战结合之路
关注高技术条件下战创伤救治研究
——访我国著名军事医学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
盛志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军事医学科学专家,虽年已九旬,但依然身体健康,容光焕发,领军征战,攻关不辍。近日就平战结合、加强高技术条件下战创伤救治科学研究等话题,盛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盛老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未来军事医学科学发展必须着眼世界新军事变革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重要意义。
战创伤救治研究要突出平战结合
现代战争,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化战场呈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理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战创伤救治难度大等新特点。因此,目前各军事强国均着眼新军事变革需求,高度重视把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创伤救治作为重要战略性课题加强研究。
记者:现代高技术战争,由于各类先进技术及一些非传统意义的新概念武器出现与应用,对现代战创伤救治提出了哪些新课题?围绕新时期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全面提升核心军事能力和针对战创伤多元化新趋势,应如何深化对策性研究?
盛院士:现代高技术战争,非传统意义的先进技术和武器种类繁多,日新月异,大体上可概括为核化生特种武器、高技术常规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等几大类。新型武器装备系统经信息化网络指挥控制,更增强了远程和精确杀伤破坏作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把好研究方向,寻求重点突破,抓住新战略机遇期,走好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之路。
记者:现代信息化战场呈现出哪些新伤亡机理及新伤类和新伤型?
盛院士:信息化战场高技术武器伤害将是重伤害多,多发伤多,部位伤多,复合伤多,烧伤多,隐蔽伤多,直接伤并发间接伤多,战时继发躯体创伤合并精神创伤多和远后效应多等新特点。尤其有些高新武器伤外表看好像没有伤,但内脏已经严重损伤。新概念武器伤害机理新,常规武器高技术化后也显著加重了损伤效应,这使防治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
记者:各军事强国目前如何应对具有变革意义的新局面,其研究有哪些新特点?
盛院士:面对高技术战争带来的各种战创伤多元化特点,目前世界军事强国均适应各自国情加大科学研究力度,深入探索战创伤致伤因素、机理和规律,集中加强针对性的平战结合攻关和技术训练,确立科学分类、救治标准和应急救援方案等,尤其重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平时有储备战时才能有应用
记者:高技术战争往往是非对称的战争,受其影响战时战创伤救治通常会发生哪些新变化?
盛院士:这种不对称与科技水平和军事变革紧密相关。如伊拉克战争与二战和传统战争相比变化很大,美国不仅是强势方,而且其士兵所受战创伤大都是常规武器伤,可对方却要受到当代最先进各类高新技术武器的惨烈攻击。由于是非对称作战,美军还可以从容地实施后送救治。
现代战争伤害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非武器伤病,如战时传染病、皮肤病、营养缺乏等;另一大类是战争武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伤害,如常规火器所致枪弹伤、弹片伤、烧伤及冲击波伤、毒气伤、核化武器复合伤和贫铀弹伤、非致命的致盲伤等,伤害机理十分复杂。
记者:和平时期应如何加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创伤救治研究?平战结合的战略意义如何?
盛院士:战创伤救治始终是军事医学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十分核心的内容,所以必须与时代变革相适应。最重要的是,平时有储备战时才能有应用。从目前情况看,由于长期经历和平环境,许多人已淡忘战创伤救治,甚至严重缺乏经验,如果一旦有战事发生难免陷于被动境地。所以,和平时期加强高技术条件下平战结合的战创伤救治研究十分重要。
重视立体化救援保障体系建设
记者:当今时代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卫勤战略保障提出了哪些新需求?
盛院士:现代战争,攻防转换快,作战节奏快,部队高度分散,战线长,保障线长,对远程立体化卫勤战略保障提出了重要需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用了专用直升机及飞机等,实施立体化垂直救援保障。直升机不仅能直抵战区或灾区核心区域,而且在整个救援行动高峰期能有效突破交通瓶颈和种种屏障;有翼飞机则可以实施远程战略保障。所以,构建平战结合的立体化救援保障体系意义重大。
应加强战创伤自救互救训练
记者: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传统的自救互救方法是否还能够发挥作用?
盛院士:现代战争,地域广大,作战时空难以预知,伤情伤员对象复杂,对救治时限要求更加严格,为及时展开就近救治,自救互救尤为重要。
记者:外军结合信息化作战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研究与训练?
盛院士:目前各军事强国均十分重视自救互救技术的训练。美、英等国将自救互救作为军事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每名军人要进行3个月到半年的救护知识和技能训练,而且服役期间每年要进行复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记者:静脉液体复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救治措施,然而战场环境下或突发事件时常常是交通破坏道路被阻,如何输液施救?有无先进替代品?
盛院士:外军历来对一线战创伤救治极为重视。美军认为,65%-80%的伤员需要输液治疗,而现代口服液干粉可作为现场自救互救简便易行的救治手段。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医学在战创伤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了重要阶段性科研成果。
全面提升卫勤科技保障力
记者:目前科学发展学科越分越细,但战场不分学科,战创伤往往是多发伤复合伤,该如何结合战场实际展开施救?
盛院士:这一点非常重要。信息化战争伤类伤情异常复杂,战时往往会突然爆发大批各类伤员,这要求卫勤救援人员必须拥有综合知识和本领。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和平时期各类创伤救治,如交通伤、工业伤等加强训练培养。
记者:外军在创伤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特色新做法可资借鉴?
盛院士:外军研究显示,战时战创伤发生后短时间内的紧急救治对于保障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创伤外科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单设的学会,经常有学术交流,总结战创伤救治经验,因此派赴战区的专家可立即展开现场救治工作。
记者:现代战争对卫勤装备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盛院士:由于现代高技术向卫勤保障各领域广泛渗透,有力地推动了卫勤技术装备的深刻变革,成系列全面提高卫勤保障力成为必然趋势。而今,信息化、远程化、智能化、模块化建设与发展,使得高技术战场“卫勤与士兵同在”日趋成为现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